要說詆譭老莊之道,晁補之還真沒有,但黃生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若是沒在竇太后面前說他的壞話,晁補之自己都不信。
前世的晁補之是什麼性格?
那可是透過了千軍萬馬闖獨木橋的國考,然而他卻心甘情願的選擇了一個省級圖書館管理員的職務。
雖說這個職務比較高大上,遠有老子李耳,虛幻世界有掃地神僧,近有太祖皇帝,可當初晁補之還真不是這樣想的,他就是一個閒雲野鶴的主,所以他怎麼會詆譭《老子》?
雖然剛才晁補之罵黃生的時候,有一句話說的是“難不成讀《老子》都讀傻了?”,從側面印證了黃生話語的正確性。
但這也不能以偏概全,因為誰家過年的時候還不吃一頓餃子?
所以哪怕是晁補之替竇太后治病有了些許的效果,可是竇太后的心中始終有這麼一根刺。
晁補之搖了搖頭,語氣真摯的說道:“太后,臣原本不過是潁川一布衣,無尺寸之功,因擔憂族侄,是故隨大兄入長安,在此之前臣從未見過外人,來到長安之後也是深居簡出,不喜結交世人,一直本本分分。”
“縱然是所交之人,也不過賈青、田蚡、張湯等寥寥幾人,太后若有心一查便知。”
“唯有今日與黃生結怨,其心如何臣不敢評價,但臣絕不會說出這麼沒水平的話。”
聽完晁補之的自辯,竇太后臉色緩和了許多,因為她明白了晁補之話裡的意思,晁補之都沒出過門,沒結交過多少人,那這些話又怎麼會傳出去?
黃生又如何會知曉?兩人早已結怨,所以這隻可能是子虛烏有之事。
竇太后點了點頭,自嘲的說道:“老身明白了,人老了就是有些糊塗。”
這句話一語雙關,晁補之可不敢接,只是嘿嘿的笑了笑,竇太后點了點他笑罵道:“你也是一個小滑頭,全然不像晁大夫那樣敢於任事。”
晁補之聞言笑道:“太后說的極是,臣也時常這麼認為。”
“不過若是每個人都如同我那族侄晁錯那樣天天板著一張臉,那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竇太后笑了笑,接著問道:“晁郎中,你對於《老子》到底是如何看的?”
雖然此時竇太后問的十分的隨意,但是晁補之不敢大意,思索了一會兒說道:“太后,臣雖然接觸老莊之道不多,但是臣對於《戰國策》(書名本為劉向所定,這裡為了劇情方便)卻是十分的熟悉。”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
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本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
《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