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寵幸邯鄲的慎夫人和尹姬,甚至讓慎夫人與皇后同席而坐。
有一次文帝游上林苑,竇皇后與慎夫人隨從。
待入席時,郎署長依照在宮中時佈置皇后與慎夫人的席位,由此可見竇太后當時的地位可謂是岌岌可危。
當時隨駕的袁盎卻將慎夫人的席位往後移了一點,慎夫人看見後非常生氣,不肯入席,文帝亦非常氣憤,直接回了宮中。
但袁盎的耿直脾氣有多臭?恐怕唯有國足的腳能有一拼,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他和晁錯互相看不對眼。
袁盎直接勸諫文帝:“臣聽說尊卑有別,內宮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已立皇后,慎夫人只不過是個寵妾,妾怎麼能和主同席而坐呢!這是失卻尊卑啊。且陛下寵愛慎夫人,就應該厚加賞賜。如果尊卑不分,名為寵愛,實則害了她,陛下難道不知道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的事嗎?”
所以竇太后以及景帝對於袁盎還是有些感情的,當然了這個暫且不論。
單說陶青推薦讓晁補之替竇太后看眼睛這一件事,若是治好了,丞相陶青有識人之名、舉薦之功,若是看不好,他也可以推脫這是出於一片公心,最大的鍋是晁補之背。
而且竇太后已經老了,現在突然有人說能夠治療她的眼疾,老太太會抱有何等樣的心情?
當朝若是有人能夠不顧景帝的意思而執意做某事的話,那就只能是竇太后。
因郅都逼死臨江王劉榮,縱然是有景帝背書、打掩護,最後不也是被竇太后處死了嗎?
所以晁補之的前途性命有點堪憂啊!
思考完這些之後,張鷗的心情有些沉重,因為他自認為能力不凡,但是這幾天從陶青幾個小的動作上看,他發現他距離陶青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以後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凡是多留點心眼,以防萬一。
陶青絲毫不知曉,坐在他對面的張鷗已經起了防備的心理。
········
晁補之撐著雨傘在路上慢慢的行走,來到西漢,他攜帶“萬戶侯系統”,除了任務之外,他本可以恣意逍遙,但是今天鄭王氏等人表現卻讓他心中有些不舒服。
說到底此時的晁補之還是沒有轉變過來,本質之上仍是前世那個圖書管理員。
他本就是一個閒雲野鶴的性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要不然也不會守著一個圖書館幹那麼多年。
來到漢朝有著系統的幫助,晁補之的本性改了不少,但是仍然欠缺不少火候。
也正如晁補之入晁府時腦中所想的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任重而道遠啊!
不是說有一個系統,就可以成為一個政.客的,無視他人對自己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