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突然有內侍來報,南宮公主攜皇子劉彘出宮去了。
景帝聞言急忙問道:“是否已經派人前去尋找?”
“王美人已經派遣郎官田蚡帶人前去尋找。”內侍稟報道。
“如此就好。”景帝看著外面,細雨綿綿,不由得為自己的兩個孩子有些擔憂。
同樣的一幕在丞相府陶青的府上上演,看著關於晁補之的情報,陶青說道:“不意晁大夫竟然還有這樣的季父,潁川世代人才濟濟,果然不假。”
廷尉張鷗聞言點了點頭,說道:“皇朝私學遍佈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詩書禮儀之鄉不是一句空話,潁川荀家、陳家、晁家等皆是名門望族,絕非是一句空話。”
此時恰好下人通秉說晁補之治癒鄭隱之事,以及鄭泰誤食鐵釘一事,張鷗瞬間抬頭,注視陶青。
陶青面色不變,眼中露出喜色的說道:“如此,真是大幸,鄭奏曹果然是吉人自有天相,替我備一份厚禮送往鄭奏曹的府上。”
張鷗不解其意,鄭隱沒死,景帝能原諒晁錯開鑿宗廟的罪過,逼死一個奏曹罪責還是太輕了,恐怕縱然是郅都入長安,對晁錯也造不出什麼的大的影響,頂多申斥幾句。
但是陶青越是如此表現,就證明其所謀甚大,張鷗僅一會兒就想通了,畢竟他也是智力非凡,鬥爭經驗豐富之人。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張鷗接著說道:“陶公,您別看晁補之年幼,但此人絕不可小覷。”
陶青看著關於晁補之的資料,臉上露出莫名的笑意道:“通達機變,醫術無雙,果然不愧是晁錯的季父,然而人太優秀了有時候也不一定就是一家好事,甘羅、賈誼等人都是這樣。”
甘羅十二歲被秦王政拜為秦國上卿,賈誼少年得志,然而這兩人都是短命之人。
此時陶青將晁補之與他們兩人相提並論,顯然是對晁補之有些想法,要知道泱泱五千年被死亡的天才少年不再少數,或許晁補之也不會例外。
陶青彷彿忘記了旁邊還有張鷗,自顧自的說道:“昔太后有眼疾,顯為慎夫人所辱,今晁補之醫術精湛,連張老御醫都無法比擬,明日我當進言天子,請晁補之醫治太后,以全天子純孝之心,張叔以為如何?”
張鷗心中一凜,他從陶青近期的手段他發現自己彷彿有些不認識這個多年好友了。
調郅都入長安,派陳嘉給晁錯摻沙子,同時在朝堂之上手腕之高明,令晁錯吃了一個啞巴虧,有苦都說不出。
現在又用這種軟刀子殺晁補之,論理來說出現晁補之這種人才與國有益,但是晁補之是晁錯的季父,晁錯的主張也是對的,但是陶青等人顯然不會同意晁補之成長起來,這顯然是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就好比說誰知道戰爭會造成巨大的平民傷亡,人人都渴望和平,但是前世的世界美·國仍然敢悍然入侵他國,這顯然是立場性問題。
竇太后的眼疾已經很多年了,人老了就會有各種的毛病,而且還因為這眼疾鬧出不少的事情,竇太后險些被趕下皇后的寶座。
竇太后還是皇后時因病失明,文帝對其寵愛也逐漸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