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鷗是仁厚長者,郅都是什麼?是西漢最早以嚴刑峻法鎮壓不法豪強,維護封建秩序的酷吏。
郅都在漢文帝時任郎官,為文帝侍從。
景帝時代,郅都當了中郎將,敢於向朝廷直言進諫,在朝廷上當面使人折服。
漢景帝任命郅都當濟南太守之後,濟南郡路不拾遺。
郅都調升中尉之官,首先施行嚴酷的刑法,以致執法不畏避權貴和皇親,連列侯和皇族之人見到他,都要側目而視,稱呼他為“蒼鷹”。
郅都後來因得罪竇太后被罷黜免官,後啟用為雁門太守。
匈奴人聽說郅都守衛邊境,便領兵離開漢朝邊境,直到郅都死去時,一直沒敢靠近雁門。
竇太后最後以漢朝法律把郅都處死。
後人把他與戰國時期趙國的廉頗、趙奢等名將並列,被譽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
張鷗不喜歡郅都,但是不能否定郅都的能力,再加上天子器重以及丞相陶青的推薦,郅都返回長安已成定局,他只好說道:“三公九卿皆無空缺,陶公欲用郅都為何?”
“天子欲用郅都為中尉。”雖然這是陶青的意思,但他還是這麼說。
中尉與現代的不同,又名執金吾,秩中二千石,掌京師門內屯兵,為京師巡邏以備盜賊,皇帝出巡則為前導,乃是列卿之一,貴重顯赫。
郅都任中尉再合適不過。
“中尉陳嘉如何安排?”張鷗問道。
中尉陳嘉兢兢業業多年,又是申屠嘉、陶青的門下,如果不做合理的安排,恐怕不好說。
“陳嘉任御史丞,吾已經同他談過了。”陶青淡淡的說道。
御史丞雖不是九卿之一,但乃是掌副御史大夫,監京內朝臣和南北軍、諸校尉營,也是位高權重之職。
現在的御史大夫是晁錯,陳嘉和晁錯素有間隙,雖然比不上袁盎,但是也不遑多讓,讓他當副御史大夫,能給晁錯摻沙子,他肯定欣然前往。
再想想郅都執乃是法家,晁錯也是法家,但是不要認為這樣郅都就不會找晁錯麻煩。
法家門人執法六親不認,講究的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所以郅都一旦擔任中尉,那麼他開的第一炮,肯定是晁錯,因為晁錯私闖丞相府,逼死奏曹,這明顯是目無法紀。
想到這裡張鷗看陶青的目光有些不同了,這個老好人,真的是老好人嗎?
要是張鷗來自現代一定知道一句話,那就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兩人又談了幾句,就起身上朝。
········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異姓王之亂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
“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