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小人物> 第一百三十章 陸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章 陸家 (1 / 2)

深秋九月的揚州城,雖說秋風瀟瑟,落葉飄飄。.s.但大街小巷中仍然評彈嫋嫋,蕭聲優揚。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因為靠近東海,沿海多是灘塗,非常適合曬鹽、煮鹽,所以揚州便成為鹽商的貨物集散地,有了眾多鹽商聚焦,需市自然就繁華富庶。到了明朝,兩淮都轉運使司在揚州設立衙門,引得徽商紛紛在此居住,更是促進了揚州城的繁華。

揚州陸家祖籍安徽宣城郎溪縣,祖上幾輩就在南直隸淮安府經商,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做點糧食生意,小本經營。

後來聽說糧食換鹽引賺錢,便也學著其他鹽商那樣,運送糧食到邊關,然後換鹽引販賣食鹽賺取利潤。不過隨著統治階層的日益腐敗,一些皇室、貴族、官宦看到鹽引有利可圖,紛紛想方設法討要鹽引,然後轉手倒賣給鹽商。如此以來鹽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漸漸的便無利可圖。

所以像陸家這樣的小商人一直就不溫不火的經營了數代。到了弘治五年,時任戶部尚的葉淇為了扭轉邊餉匱乏的局面,上弘治皇帝對鹽政進行改革,改“奈米中鹽”為“納銀中鹽”。所謂的納銀中鹽就是商人們不用再運糧到邊關換取鹽引了。而是到鹽司衙門交納一定的銀兩便可換取鹽引。此舉實施後,朝廷財政得到了極大改善,邊餉匱乏的局面也得以扭轉。

也就在這個時候,陸家當時的家主陸傑不知何故與兩淮都轉運鹽使司淮安分司同知嶽炳謙攀上關係。自此陸家開始發達,短短五六年的時間便成為揚州城內十大鹽商之一。

陸傑年約四十,育有三子一女。其中大兒子陸少文已經成年,讀了幾年,花錢捐了個附生之後,便一直幫父親搭理生意,其他的幾位子女還在讀。

陸少文這次莒州之行除了沒有得到任何一塊何家鎮的土地,還搭上了十萬兩銀,只是砸碎一面鏡子聽了個響。等怒氣消了,心情平復之後,自己覺得此舉是公然與莒州的周家、何家、梁家為敵。一次失敗的莒州之行不但一事無成,還樹敵眾多,此事做得太魯莽了。

不但如此,十萬兩銀子就此打了水漂,還是讓他心疼不已。

陸少文從莒州回來後,將競拍土地的經過詳細的說給父親聽後。其父親陸傑摸著下巴上的長鬚,小眼珠一陣亂轉,思索片刻說道:“少文啊,我覺得你是被他們耍了,濟南府劉家算不上山東的豪門大戶,他怎麼會有如此實力和咱們家競爭?這背後一定是何家或是周家在搗鬼。”

陸少文氣憤地說道:“當時我就有這種感覺,但沒有任何證據,也只能做罷。更可氣的是一個小小的知州衙內竟也對我不傲慢無禮。到了州衙,梁知州不見我也就罷了。他的兒子也在我面前擺譜,去拜會他竟然連一口茶也沒有。”

“是你先對人家無禮,人家才這樣對你的吧?”陸傑問道,他非常清楚自己兒子的脾性。

這幾年他們陸家成了揚州十大鹽商之一,家財何止萬貫。在揚州城裡陸家人打個噴嚏,城內都要感冒三天,知府大人見了他們陸家都要笑臉相迎,曲意奉承,何況一下散州六知州家的公子哥。陸少文要不是因那挽回面子去買回那面鏡王,才不會屈尊去拜會梁月松。

“哼,我去拜會他,那是看得起他。以後有他好看的!”陸少文恨恨地說。

“少文啊,十萬兩銀子扔了也就扔了,咱家不在乎那點銀子,但當街摔鏡子這事你做得欠妥。這事恐怕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傳遍兩京十三省,要是傳到戶部或是皇上的耳朵裡,對我們陸家可不是好事。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我們陸家這幾年積攢了這麼多財富,很多人都妒忌眼前。如果有多事的御史參奏一本,雖說聖上不會對咱們怎麼樣,但當今聖上節儉,知道你如此行事,必會引起聖上的反感,到那時可就大大的不妙了。”還是陸傑老謀深算,這一層他都已經想到。

“怕什麼,我摔得是自己的東西,一沒偷二沒搶。皇上知道了又能如何?”陸少文不服氣的說道。其實他的心裡現在也想到了這一層意思,只是他性格使然,不願意在任何人面前服軟。

“胡說八道!你以為這樣顯擺會是好事?要是讓朝廷的人惦記上,咱家有多少家財也守不住,弄不好會惹來殺身之禍!以後做事要低調,不可如此魯莽。”陸傑教訓道。

陸少文聽了父親的話,有些不耐煩的說道:“知道了,就你怕這怕那的。難道咱這次就這樣算了?這個虧白吃了?”

“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但也不能魯莽行事。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現在首先做的是打聽一下何家、周家還梁知州他們背景底細,然後再做打算。”

“何家不用打聽,我在莒州早就聽說了,年初的時候何家還窮得連稅糧都交不上,不知道何家那小子從哪裡弄來的肥皂方子,製出肥皂售賣,然後就一步步發達了。有謠言說何家小子夢中得奇,才有了這些奇思妙想。所以何家沒有朝廷的任何背景,根本不足為慮。”陸少文輕蔑地說道。

陸傑嚴厲地說兒子說道:“何家是不足為慮,但我聽說周家與何家已經聯姻,周家是山東數得著的大商家,其勢力不容小覷,先派人打聽清楚再說。這其間你不許惹事,一切等弄清楚再說。”

“是,全憑父親做主。”陸少文只好低頭說道。

幾天之後,派到山東打聽訊息的家丁回來稟報:“老爺,大少爺,小人去莒州打聽清楚了。上次和少爺競爭的劉家的老闆是周家周緒海的岳父劉幫淮。此人是濟南府不大不小商家,主要是經營鹽糧生意,這幾年靠著周家也做百貨生意。劉家的生意主要是在濟南城內,其他地方根本就沒有店鋪,也無分號。據說劉家的資產全部加起來也沒有十萬兩銀子,所以劉家根本不可能拿出十幾萬兩銀子去買一塊土地。”

“我說嘛,原來是周家在背後搗鬼。”陸少文搶先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