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堂義看著敗下陣來的蔣元慶說道:“你小子服氣了吧?我告訴你,以後咱們的軍隊都是以火器為主,弓箭只能當輔助武器用。.”
何志遠聽到徐堂義這麼說,也接著說道:“徐千戶說的沒錯,這千戶所的所有官兵,以後都會用上火器。不但每人配發一杆槍,還會有各式各樣的火器。徐千戶,你來總結下槍與弓箭相比的優缺點吧。”
在公共場合,何志遠不能表現得與徐堂義很親密的樣子,這樣不利於他以後帶兵,所以就叫他徐千戶,而不是徐伯父。
“既然何公子讓我說,那我就來說一說。”說著徐堂義走向前來,對著他的手下說道:“剛才的比試大家都看到很清楚。與弓箭相比,我認為這燧發槍有這麼幾個好處。”
“第一就是射程遠,在戰場上,這一點可是巨大的優勢。我方射程遠,敵人的武器打不到你,而你卻可以隨意射殺敵人,只要我方能一直保持適當的距離,那我方就可以一直保持這個優勢,所以這是它最大的好處。”
“第二就是容易訓練,對士兵要求低。一個弓箭手的訓練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形成戰鬥力,而且還要求士兵有較高的臂力和體力,這方面的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它需要長期的訓練。而練習用槍射擊顯然不需過人的臂力和體力,我估計最多訓練三個月就能形成戰鬥力。”
“第三個好處就是能夠持續的射擊。只要槍管不炸膛,士兵就可以一直射擊,再配上‘三段擊’的戰法,就可以對敵人形成持續不間斷的火力打擊,讓敵人不能前進,只能被動挨打。”
徐堂義一口氣說完這些,然後停頓了一會,看了看何志遠和旁邊的眾位工匠。又接著說道:“要說這槍的缺點,也是有的。雖說它比以前的火銃填充彈藥簡單了一些,但還是有些麻煩。與弓箭相比還是慢了許多。要是能像子母銃一樣,一次裝上彈藥就能連續多次發射那就快多了。”
其實徐堂義也就這樣隨口說一說,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站在隊伍裡一直在觀察的段元山卻在動腦筋思考起來。在前幾天,何志遠讓他們三人打造這把槍時,他就感嘆這把槍的設計精妙。其實燧發槍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槍頭打火裝置的精妙設計,在扣動板機後,槍頭上的遂石與前面的鋼板快速磨擦產生火花,火花引燃了下面火藥池中的火藥,然後快速引燃槍管內的火藥,使槍管內火藥燃燒產生的氣體快速膨脹,再加上膛線的作用,槍管內的子彈快速旋轉著向前發射出去。
馬五與蔣元慶在比試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這個缺點。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進,讓裝填彈藥更方便、更快捷。剛才徐堂義提到子母銃倒是提醒了他,如果把鉛彈與火藥做成一體,填充彈藥不就方便多了嗎?
等徐堂義說完後,何志遠又對大家說
道:“徐千戶總結的非常對。這燧發槍與弓箭相比確實有許多好處。大家可知道,為了造出這把槍,這些天諸位工匠們付出了多少辛勞,改進了多少技術?”
“首先為了保證槍管的質量,不再使用中炸膛。鍊鋼廠的侯師傅帶領大家煉出高質量的鋼材又經過丁師傅一天時間的鍛打,才打造成這一根不會炸膛的槍管。”
“其次侯師傅又煉出高柔韌性的鋼材,才得得使這把槍的零件經久耐用。”
“再次,為了提高效率,使這種槍能批次生產,最快的裝備到士兵手中。侯師傅又煉出高硬度的特種鋼材,物理研究所改進加工機床,才使這種槍管生產效率得以提高。所有這些都是依靠科學的力量,還有就是工匠們不斷的創新,技術上的不斷改進,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生產出這種好槍。”
“當然這種槍還有很多需要改過的地方,我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好的槍被我們的工匠師傅們發明創造出來,它一定會不斷的進步的!既然他與弓箭、刀槍劍戟等兵器相比有許多優勢,那麼將來火器必然會成為戰場上的殺敵的利器,也必將成為戰場上的主角,誰掌握了火器的應用,誰善於使用火器,誰就將贏得戰爭!”
“所以,各位官兵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要好好的學習這種槍的使用方法,熟練使用發射的每個步驟,還有三段擊的陣法等等。只要熟練了燧發槍的用法,要是倭冠來了,我們無需和他們近身肉搏,咱們拿著槍,在百步之外就可以像打靶子一樣,統統將他們幹掉!”
何志遠說完後,最後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一陣鬨笑。
這時候蔣元慶問:“何公子,上一次打馬亓山時的那種大個的二踢腳還能改進嗎?要是能做成鐵傢伙,飛到敵人隊伍裡一炸。嘿!光想一想就覺得痛快!”
“嗯,不錯。現在學會思考了,這就是進步。”何志遠誇讚道。
蔣元慶聽到何志遠的誇讚,一掃剛才輸掉比試的灰心與尷尬。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後腦勺說道:“嘿嘿,我剛才還在想,這要是那種大將軍炮打出去的炮彈在敵陣中炸開花,同樣也能殺死大量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