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戛納的獎項比柏林要固定,較少出現臨時增加或減少的情況。本屆主單元的獎項有九個,一種注目和導演雙週單元都有獨自的評審團,不產生交集。而投票採取不記名方式,由主辦方統計。
工作人員先發的是最佳劇本獎的投票卡,大家的觀點集中在《如像一般》和《老男孩》兩部片上,褚青寫的是《如像一般》。
之後是金攝影機獎、最佳短片獎、最佳短片評審團獎,這些比較次要,但眾人本著負責的態度,也都認認真真的填上了心目中的名字。
然後是評審團大獎,這個不限於一部電影,主要是安慰那些沒希望拿到金棕櫚的作品。他考慮片刻,寫上了《生活是個奇蹟》和《摩托日記》。
接著,褚青頓了頓。
他不知道要不要寫《2046》,從情感上,那是部華語片,理應支援。但從自己的觀感上,真的不喜歡,王佳衛就像個精神病人在胡亂囈語。
“嘿,褚,你在想明天的晚宴吃什麼嗎?”
此時大家都已交卡,昆汀見他遲遲不動筆,便開了句玩笑。
“哦,SORRY!”
他連忙抱歉,把卡片交給工作人員,到底沒加上《2046》。
再往下,最佳導演寫的是日本人是枝裕和,最佳影片是《華氏911》,最佳女演員毫無疑問,是張蔓玉。
等到男演員的時候,他又犯愁。
梁朝韋的演技固然有保障,但缺乏突破,跟《花樣年華》的套路完全一樣。柳樂優彌是驚豔了,可才14歲。
這個年齡,肯定不是靠絕對的表演,而是某種心靈的迸發,或許驚鴻一瞥,又迅速沉淪。
其他的,崔岷植、傑弗里拉什等人也很出色,拿影*帝卻差了一點點。總之,沒有太服眾的傢伙。
這輪耗費的時間最長,九個人全部陷入糾結,而褚青思量再三,還是寫上了柳樂優彌。不管以後會不會滑落,起碼他在《無人知曉》裡的水準,是值得讚賞的。
至此,投票環節結束,眾人皆鬆了口氣,經過二十來天的勞心勞力,都有點支撐不住。
“HEY,我親愛的夥伴們!”
待工作人員離開,一向痞裡痞氣的昆汀忽然感性起來,嘆道:“我很榮幸能與你們共事,一同經歷這段美妙的過程。”
“艾曼紐爾,你是最迷人的小妞兒,不要介意我們的爭吵。”
“蒂爾達,雖然你在開幕式上與我針鋒相對,但我愛死了你的堅硬和個性。”
“彼得,你冷靜的視角對團隊起到了很好的幫助,讓我們不至於感情用事。”
“凱瑟琳……”
“傑瑞……”
“褚……”
昆汀最後轉向褚青,笑道:“我喜歡你安靜的樣子,你有一種很奇妙的吸引力,希望我們有機會可以合作。”
“謝謝,你也是很棒的老師和領導者,雖然我不喜歡你多說話的樣子。”他也笑道。
“哈哈!”
昆汀點了點對方,隨即站起身。
“刷!”
另外八人,同時跟著起身。
“我們的工作馬上就要結束,但願我們沒有辜負戛納,辜負電影,謝謝諸位!”
……
當晚,組委會給《在路上》送來兩張邀請函,以出席明天的閉幕式。湯維和吳琇波很興奮,這意味著片子獲獎了。
而褚青也臨時接到一個任務,給最佳女演員頒獎,這番暗示就忒明顯了,彼此心領神會。
許是太緊張,倆位菜鳥一夜沒睡,次日都頂著濃濃的黑眼圈出現。他特頭疼,勒令他們去補覺,等到下午時分才開始各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