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一直開到青黛吃飯的時候,要說的內容多,正經的大朝會。
包括對周圍國家戰略安排、對內經濟、紙幣發行、海外貿易……
群臣集思廣益,紛紛出主意,為了大唐。。。
他們已經知道大唐有什麼武器,水連珠、自動步槍、飛艇,年底前有更先進的迫擊炮。
一番商議,最後沒決定下來任何事情,只是收集一下大家的辦法。
李隆基得詢問易弟,你們說的不管用,朕聽聽而已。
吃麵,不吃冷麵,吃皮帶面,今天有大盤雞,用土豆燉的。
雞不是整雞,一律雞大腿的肉。
雞頭雞翅雞腳雞屁股用來滷,雞胸肉用來炒別的菜,就雞大腿適合製作大盤雞。
土豆五月份收穫的,現在又種下去了,等天冷的時候再收穫。
土豆不是收了馬上又能種,得催芽,地的肥要補。
種地挺麻煩的,尤其是人力、畜力不夠的情況下。
大盤雞放了很多花椒粒和辣椒,八角茴香像不要錢似的。
每個臣子面前都擺著醬油壺、香油壺、陳醋壺、辣椒醬小碗、胡椒粉瓶子、蒜泥碟子。
官員來自大唐各地,你不能指望所有人全吃蒜醬,有的人就愛吃陳醋,不放醬油。
跟李易小時候天津小吃一條街上的狗不理包子一樣,沒有醬油,就是醋。
東北人一吃,不習慣,我想吃醬油,醋怎麼蘸包子吃?
山西人高興了,對,別放醬油,醬油是人能吃的?
四川湖南等地的人來了,沒有辣椒油就差評,別解釋,解釋就是狡辯。
後來就都有了,你們自己選。
李易不怎麼挑剔,他看別人,你能吃是不?那我也能吃。
所以他陪著徒弟們喝兩口冷麵湯,出溜到大朝會的廣場上吃大盤雞。
“其實最正宗的用整雞做,不過吃著不過癮,其他的東西咱們有別的烹飪方式,湯怎麼少啊?”
李易坐在李隆基旁邊,看大盤子裡的湯少。
“讓我喝了。”王皇后面前一個碗,裡面還殘留著沒喝完的湯。
高力士趕緊安排人過來送湯,不能只送湯,其他的一併送來。
“嫂嫂白日可如此進食,晚上不行,大盤雞澱粉含量高,土豆一燉就沒了,都進湯裡了,下次咱們做栗子雞。”
李易知道現在栗子開始收穫了,藍田縣曾經的少年郎們正在努力學習,準備考科舉,順便帶領鄉親炒栗子賺錢。
“對,栗子下來了,栗子雞罐頭好吃,今年要多做,給邊關的將士們送去。”
王皇后聽完,剩下的湯不喝了,都是澱粉。
“等飛艇數量增加後,給隴右道那裡的將士們送香蕉和冰鎮活蝦。”
李易提議,他送東西不是目的,給錢其實更好。
他要透過這個送東西的行為展現大唐實力與意志,能送東西就能扔炸彈。
隴右道很多人是當地的突騎施及西突厥、鐵勒某姓。
一味的懷柔不行,必須告訴他們李家莊子的能力,或者說實力。
蘇祿之前不就被慣出來毛病了嘛!大唐給他封官、給他糧餉。
轉過頭他引吐蕃和白衣大食攻打碎葉鎮,可惜他打的時候張孝嵩沒被收拾,從而見識到了軍神是怎麼打仗的,感受頗深,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