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李東主教我。”楊環晉拱手,他還沒傻到認為自己去想辦法的程度。
旁邊的人既然開口了,就說明要幫忙。
“一個是業務拓展,有的地方交通不便利,吃鹽依舊很貴,鹽幫組織人手送鹽過去。”
李易用筷子攪拌冷麵,再不攪拌就坨了。
楊環晉點頭:“成本增加,價格增加。”
“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之後每一年降低百分之二的利潤,最後到百分之五。
如果你會操作,我允許你壟斷送鹽之路,別的鹽十年內不準進去。
十年後,到二十年內,別人進去,交百分之三十的鹽稅。
你們自己發展業務,記住品牌和民心,堅持才有回報。
你們不做,大唐朝天下基金去做,你們再想進去,百分之三十鹽稅。”
李易說完吃冷麵,這個不是拌冷麵,再泡一會兒沒法吃了。
楊環晉看黃賢榮,兩個人不吃了,圍上浴巾去找其他人,就是鹽幫的小頭目們。
小頭目們聚集在旁邊不到二十米處的池子裡吃飯,同樣邊吃邊聊。
他們發現海鹽的衝擊,比河東道鹽湖的衝擊大多了。
有人十分悲觀,覺得賣鹽沒出路了,一錢一斤,海鹽一錢兩斤,什麼時候價格這樣了?
“小易,鹽若是專賣,是否能多賺錢?”
宋璟聰明,想到了國家壟斷,稅提高。
說完他看畢構,我幫你了哦!
畢構不出聲,用筷子夾辣魚的蒜瓣肉吃,魚肉處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蒜瓣,也得看什麼魚。
李易又喝一口冷麵湯:“有我在,就不會收鹽鐵稅,等哪一天我無法可想了,你們再考慮收這個稅。
藏富於民,才可取富於民,取之於民方能用於民。
我莊子現在都無法短時間內賺大錢了,百姓的錢有一定的數量。
富戶無閒錢,我怎麼賣奢侈品?
對朝廷來說,錢是虛的,數字而已,對民生來講,物資是實的,吃用所在。
貨幣的每一次流動在利潤和稅收的狀態下,都是貶值。
不能以生產技術提出和生產技術轉化聲生產力為基礎的貨幣流通,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我之所以不採用信用貨幣發行,而使用抵押品發行兌換券,就是為了穩定經濟金融體系。
因為我大唐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無須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來應對外來衝擊。”
說完李易繼續吃飯,他不用再跟大臣們解釋名詞,大臣們全懂,再不懂,團兒都不讓你進。
他不想學他那時自己的國家稅收政策和經濟發展規則,因為犧牲了民眾的利益。
去超市買東西,本身就交稅了,但是有的國家人家小票上打了稅。
當你個人所得稅需要交的時候,那個小票要抵扣的。
人家稅收高,允許抵扣。
他的國家沒有,收稅的時候看別的國家,說人家國家都收多少比例的稅,咱們也收。
等抵扣稅的時候,就說國情不同。
李易也掌握著絕對軍權,卻不想耍流氓,李家莊子要臉啊!信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