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九百二十五章 新式鹽法必販私(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二十五章 新式鹽法必販私(第二更) (1 / 2)

“你莊子提純精鹽的法子傳到海邊,海邊出的鹽好,自有一番生路。”

李隆基說起此事還有些不好意思,他的鹽井多。

還有天然氣的井,引的火,除了煮鹽滷,附近的百姓也去加工東西。

如繅絲、煮醬、製作幹蔥花,順便做飯也不用自己家的柴火。

沒有人提幹蔥花的時候,大蔥吃不完,只能爛掉。

在長安的事情傳過去,蜀地百姓把多餘的蔥製作成幹蔥花,賣給朝廷,朝廷送到前線將士的手中。

價錢不高,量需求大。

加上其他需要乾製的菜也放上去‘炒’,炒完了運到前線。

還有肉鬆、釀造的醋,頂在邊關的將士們都需要。

這樣使用天然氣,李隆基不收費,別人用來煮鹽滷收錢。

他認為是他的鹽井使海邊的人生活更困難,決定採取提高海鹽品質的方法幫忙。

李易搖頭:“用不起,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輔助材料,其實我又另一種方法,改煮海為鹽成曬海成鹽……”

李易開始介紹怎麼製作鹽田,如何一次次提高海水含鹽比例,什麼時候加滷來催化。

以及鹽耙子推鹽的過程,產鹽週期。

“三哥,用此法,鹽會堆積得如小山一般,一筐筐地挑,同樣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是煮鹽的上百倍。”

李隆基聽傻了,他努力地想著小山一樣的鹽堆,海邊遍地都是白花花的鹽。

大家挑鹽,一筐筐的累一身汗……

“易弟,此法好,省柴火,速度快,當用。”

李隆基恨不能直接飛到海邊,教給那裡的人如何曬鹽。

“到時候鹽更多,價錢更低,不管是蜀鹽,還是海鹽,賺不到錢,錢都讓商人賺去。”

李易說出辦法,卻不打算現在就用。

鹽那麼多,修路?青海湖?

“易弟,比起更多的人能吃上便宜的鹽,海邊曬鹽人的損失,朝廷可以補貼。”

李隆基持不同意見,他認為海邊曬鹽的人遠遠少於需要吃廉價鹽的人。

至於對他蜀地的井鹽收入形成衝擊,他不在乎。

蜀鹽的品質永遠高於海鹽,距離蜀地近的地方吃鹽,不可能去買海鹽。

長江順流而下,洞庭湖那裡,吃海鹽,等海鹽加上路費運到,保證比蜀鹽貴。

還有漢中地區,蜀地到長安的一路上,吃蜀鹽更好。

李易蹙著眉頭思忖,看要不要損失曬鹽人的利益。

曬鹽比煮鹽效率高,鹽的價錢也會低。

曬鹽其實挺累的,現在曬鹽,是光著腳下水。

煮鹽的其實差不多,從海里舀海水也是光著腳,不過海水的鹽濃度低。

曬鹽是在百分之三十多的濃度鹽水中,還有鹽上行走。

“若曬鹽,朝廷掌管,僱傭當地百姓曬,給予福利,同時限定鹽的價錢。

如鹽場出鹽,三斤賣一錢,有大量利潤,拿利潤補貼給曬鹽的人,為他們提供防護措施。

當作收了海鹽的鹽稅,其他地方不得私設鹽田。

然後朝廷就開始和私鹽進行鬥爭,派去的人一準兒要行私。”

李易把關鍵的問題全說出來,行不行的你選。

不定價,曬鹽的人還是窮。定價,私鹽有利可圖,不私採是不可能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