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頲指著立起來的照門:“此物與何用途?”
“校正槍口高度,現在沒加刻度,讓子儀等人反覆測試子彈的著單點,得出資料後加刻度。
與前面的準星配合,準星上的圓用來校正和保護準星、圈定觀瞄範圍。
當然,照門可以是阻擋式卡尺式的,現在使用立起來的,比較方便……”
李易再次講解,一支槍,說仿製就仿製?懂得原理嗎?
“給老夫看看。”畢構伸手要槍。
郭子儀小心地遞過去,畢構一接,手下沉:“重。”
“十三點六斤到十四斤,看上去比一般的弓沉,可是子彈輕,而且方便攜帶,槍太輕了就不準了。
槍管的壁薄,以後想增加發射藥的藥量或更改發射藥配方,就不能用,會炸開。
把水泥運到邊關修城,普通百姓學習如何使用槍械,等到了……”
李易知道槍有點沉,他故意的,為將來升級作準備。
大家要先習慣同一個重量,不然現在的輕,以後的重,用著不順手。
另外還有個原因。
“槍上會上刺刀,敵人離近了,上刀拼,拼刺刀我有教程,掄起來要有重量感。”
李易說出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白刃戰。
然,一直不敢拼白刃戰的軍隊,給他炮他也輸。
他那時最初倭國侵略,國人拼刺刀拼不過,不會玩兒。
後來就會拼了,關鍵是不怕死。
尼泊爾有一支彎刀部隊,凡是白刃戰就沒輸過,不是尼泊爾彎刀厲害,更是部隊的人敢拼殺。
不過,他們輸過,輸給了李易那時的軍隊,白刃戰,不就是拼命嘛!那就來吧。
發生在高麗半島的戰爭中,尼泊爾彎刀部隊被僱傭進去,與兔子軍拼刺刀,沒拼過兔子軍。
現在的大唐也是,步槍配刺刀,槍重,不但槍管厚,還長。
射擊的時候能讓子彈飛出去更遠,拼刺刀的時候也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說刺刀,郭子儀便把刺刀拿出來,長的帶血槽的刺刀,跟槍管是同一種鋼。
他把刺刀裝上卡住,這支槍給人的觀感瞬間變得不同,似乎帶殺氣了。
“看著比弓好用,弓距離緊了只能砸和絞,不夠結實。”
宋璟小心地用指頭摸摸刺刀背和旁邊,不敢碰刃,除非他自己拿著,才敢橫著用指頭試那個刃。
“能不拼刺刀就不拼刺刀,槍手就應該離遠了打。”
李易心疼自己大唐的將士,願意用遠端武器解決敵人。
多花點錢都可以,用錢換命,值!
“造價幾何?”畢構嚥了下口水,底氣不足地問。
“老畢,你挺住,別怕,賣腳踏車的錢給造,不用你買,當初說好的。”
李易怕畢構突然倒下,這邊有沒有好裝置。
“呼~~”畢構長出口氣:“對,我與小易說過,腳踏車不收稅,造槍。老夫從不會做虧本買賣。”
畢構在剎那間硬氣起來,看吧,老夫想得多長遠。
“要造六萬支?”魏知古計算人數,三萬羽林飛騎和三萬在太白山訓練的募兵,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