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眾人睡下,第二天早上,大家吃包子喝瘦肉粥。
“凡涉及到往天上飛的東西,都要吃包子。”李易對四個人講解。
四人沒明白,為什麼往天上飛就得吃包子?
“傳統,要繼承優良傳統。”李易補充一句,你們別問了。
“今日有兩樣東西,是我大唐目前為止最新科技成果。一者為武器,與老畢言及過的槍。一個是三角滑翔翼,可使人從高空緩緩飛落。”
李易把兩個東西說給四人聽,叫四人選擇先看哪個。
“槍!”畢構與魏知古同時出聲。
宋璟點頭,他無所謂,槍就槍。
大家知道槍是什麼,李易有一支,很厲害,給郭子儀帶去過鬆州,殺了許多吐蕃軍中小將。
如今自己造出來,能夠裝備軍隊,瞧一瞧。
飯後,一群人慢慢溜達向靶場。
郭子儀與郝靈荃在靶場等待,旁邊放了個長布袋。
郭子儀向李易點點頭,一切準備妥當。
李易拿起布袋,解開口的繩子,取下,露出裡面的很沉的步槍。
“這支後裝紙殼定裝鉛彈、槍管內側螺旋陰膛線的燧發槍,一次跨越了無數年的技術發展。”
李易端著槍介紹,確實很不容易,拉膛線還是專門製造的裝置。
鋼管是硬砸出來的,不是鑄的,鑄的沙眼太多,槍管內不光滑。
關鍵是容易在沙眼的部位出現穿孔和斷裂的情況,然後炸膛。
“小易,比之你的槍如何?”畢構過來摸摸槍,很涼。
“我那個狙擊槍?技術上天地之別,六十丈遠對射,沒什麼差別。
我一支槍,絕對打不過一百支這種槍,因為這種槍的子彈在那個距離上對我有殺傷力。”
李易舉起槍瞄了瞄,沉,時間長了胳膊承受不住。
“可打六十丈?”宋璟對距離感興趣,六十丈超過一百步很多了,尋常弓箭射不到。
“八十丈遠打眼睛上也受傷,看定裝火藥多少,多裝點,一百丈。
只不過遠了不準,比我那槍差多了。
拉開距離,我那支槍在二百丈的地方面對一百人,我全能給狙死。
此槍由於我不曾製作出火帽,也沒有研究出撞針底火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