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澤縣縣城中沒有活兒的人,各村的人,跑到了更往北一點的地方,找到劃好的沙壤地開始按照要求種植姜和西瓜。
生薑種植需要挖溝,一塊塊帶苗的姜塊埋進去。
西瓜種植也需要挖溝,用來補水,但西瓜在當下的天氣狀況不需要扣地膜。
由於是沙壤地,深翻耕的步驟也省了。
產量當然比不上李家莊子大棚中的高,卻適合當地百姓跟著學。
符合當地情況的種植和管理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帶來的牲畜此時用上,幫忙拉溝,用油布和支架製作的摺疊水桶一個個開啟。
百姓們拿來扁擔,帶水桶去挑水,第一次種,即便是西瓜苗也要澆水。
之後不用澆灌太多的水,以免影響瓜苗生長。
六七百人一同幹活,李家莊子的人用帶來的罐頭、肉乾和乾菜製作飯。
一口氣幹到晌午,大家用發給他們的陶碗打飯。
大米飯,燉的菜直接舀在飯上,加乾的鹹菜條,一個個吃得眉開眼笑。
縣令曲治也端著個碗,拿筷子往嘴裡扒拉飯,他跟著幹活了。
他並不想幹活,他覺得大家全乾活,包括衙門裡的衙役都幹,自己不幹,李東主會不會彈劾。
百姓們吃著飯菜,喝著娃娃們幫忙挖野菜做的野菜湯,互相看看,突然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這他娘滴才像個縣的樣子,別的地方有庸,大家一起幹活,咱們從來不給出庸。”
郭守嚼著鹹菜突然出聲,他感受到的就是這個。
旁邊的人連連點頭,對,就是這種感覺,咱們也是大唐人,哪怕在長城以北。
縣裡的官員一直沒給找事情,放任不管。
大家是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對以後的生活就是有娃兒了,娃兒長大娶媳婦兒了,再生了娃兒。
到時候自己死了,這根也沒斷。
今天不一樣,原來種東西不好長,需要很多水的地,能種西瓜和姜。
往後一大片地歸自己管,等長好了,明年學著種,多一個生計。
看看能不能燒舀,燒出來磚蓋新窯洞,選一個好地方,多建窯洞,等娃兒長大了就有新家。
李家莊子的人這個時候拿喇叭喊:“諸位,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經過我家東主計算,發現有一處煤礦。
只要把上面的十幾丈土去掉,就能露天挖了。這個煤礦啊熱值高,就是扛燒。
就在不遠處,挖了以後,教你們建窯,大家就自己燒磚。
選好的煤,送到別處賣,價錢還高,願意學土法煉焦,我們也教。”
‘譁~~’百姓沸騰了。
咱們這裡有煤?十幾丈的土刨掉就能看到?
不用刨也行,咱們打進去個洞就挖了,咱們自己的家都是窯洞,會打洞。
“在哪?在哪裡?”曲治眼睛瞪大,我縣裡有煤礦,還是好煤礦?
別地方的煤礦,挖出來需要收錢,煤面子隨便運,塊的不行。
我是縣令,我是不是能收錢?到時候……
“大家放心,這礦啊,你們當地人自己挖,沒人收你們錢,礦由朝廷直管。”李家莊子的人又喊。
曲治:“……”
他想吐血,好不容易發現個能賺錢的,怎就朝廷之管了?
“等有了煤,大家冬天就燒煤,雖說咱們的窯洞冬暖夏涼,可冬天還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