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州,長澤縣,下泉村。
一早起來的時候,放養的老漢帶著娃兒,看著十六隻山羊四處啃著春天長出來的嫩草。
十六隻羊是一家人最大的財富,指望著生活。
若沒有其他特殊的情況,到明年會超過二十隻山羊。
包括賣掉的換了鹽和糧食的羊,然後就可以給娃兒的叔叔,老漢的三兒子娶一個媳婦。
老漢盤算好了,分出去一半的羊,剩下的讓娃兒養,等娃兒長大,湊更多的羊,說個更好的媳婦。
對老漢來說,有了後代,後代再娶了媳婦,就是個盼頭。
一代代活下去,趕上哪一代出了個有出息的,一大家算是熬出頭。
小娃兒在旁邊的小山坡上找吃的,有小根蒜,或者是大葉酸,可以美美地吃一頓。
在往東北一些,是大的山脈。
此處是小山,還有山和山之間的平地與窪地,有風化了的沙子,沒完全風化的石頭。
以前喝水,到山腳下去拎,那裡有從山上匯聚下去的水。
小河不大,卻很清澈,有時候野獸也來喝。
現在呢,村子有一口井,就打在村子裡,壓力井,通了的竹管子相接,用了桐油和麻。
打井的人還教了怎樣維修,很簡單,就是壓力小,說深了的水抽不上來。
有了水井,村裡人就在旁邊刨出點地,種上豆子。
種麥子的話犁地費勁,種稻子的話水又不夠。
豆子好看管,到時候豆秧還能餵羊,豆子拿去換錢。
當然,菜還是要種的,等過些日子種高粱和糜子,煮了能吃。
老漢身邊有一條二尺寬,一尺深的人工水渠。
是打完了井之後村裡人一起刨出來的,下面鋪上一層小石頭,周圍壘高了。
此刻有水在渠中流動,顯然是哪家在壓水,水渠會分岔,到了岔口的地方就是各家種地挖出來的水窪。
村子裡有人要給自己家中的地澆水,會壓井,水四處流著,把別人家的坑也灌上。
村裡人輪換著壓,佔一點便宜、吃一點虧,無所謂。
人家來打井的也沒要錢,只是說以後有隊伍過來,不能攔著不準壓水。
小娃兒看上去收穫不錯,手上抓了一大把的狗尾巴酸和大葉酸,在山坡上跑著過來。
“大父,大父給你吃,我吃過了。”小娃兒邀功一般把手上的東西放在老漢的腳邊。
喊完跑到渠邊,先用水洗洗臉和手,又捧著水喝。
老漢眯起眼睛,似乎覺得這一刻就是人生全部的幸福。
隨即他眯著的眼睛又睜大,他站起身向遠處望去,那裡有不少的人,還有馬、騾子、驢。
隊伍行進的速度……比正常人走的快。
“上面那個老漢,這裡是下泉村嗎?”吆喝的聲音在山中迴盪。
老漢看看自己,又眯眼睛看隊伍,他覺得對方不應該能發現他。
可他確定,對方就是喊他。
他深吸口氣:“是~~你們哪來的?”
“我是縣令曲治,縣令,把你們村正郭守叫來,找人幹活,種姜。”那邊有人回喊。
“沒人啊,忙呢,你們自己種吧,給誰種姜啊?”老漢直接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