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個能利民又能賺錢的新買賣,給你兩成純利,幹不幹?”李隆基讀出來了。
李易寫的信到了,簡單直白。
高力士站在旁邊閉眼睛,他無語了,李易現在給陛下上書就這麼隨意?
李隆基唸完一句,又接著念,下面還有字。
“先人遮雨,摘葉作撐;後民防水,以簾為棚。刀耕火種,至今成壟。獸皮當衣,漸變紗綾。如是過往,進步傳承。
富者絕滴壘瓦,貧家拒漏苫篷。萬事更改遵理,當用靈活變通。莊中一物新出,價廉敢杜蒼穹……”
李隆基念著,高力士又睜開眼睛,並且睜得很大。
哎呀,李易咋又有閒心寫駢文了?
等著繼續停,到後來,高力士明白了,這個寫給群臣聽的,讓朝廷出錢買東西。
果然是無力不起早哇!
“呵呵呵呵呵!”李隆基唸完笑起來:“他居然說他的東西全天下最便宜,高力士你說呢?”
“是,李家莊子的東西向來便宜。”高力士半秒猶豫都木有,承認,李家莊子的東西他去是白拿。
“至少比瓦便宜,朕給他劃塊地,拿兩成純利,行!”李隆基笑著說。
他不在乎幾成的利,反正李易錢一多,就想辦法往外花,尤其是修路。
李家莊子的錢財始終保持著夠用,要說鉅富,比一些人積攢的少。
別人不花,越有錢越要想著積攢更多的錢。
李家莊子不是,到現在都不往外放玻璃鏡子和香水,有底蘊。
“請宰相和隆擇、廣平過來。”李隆基決定朝廷買不一部分,用在利民的事情上。
四季都存在的京兆府各條路上的棚子,需要換裝。
那些棚子的存在,少死了許多百姓。
夏天沒有人說趕路到京兆府後中暑的,除非那人自己不喝水、不休息。
等冬天棚子會燒煤,提供熱湯和黑麵包,風雪中趕路的人走一段路就能歇一歇。
高力士安排人去請大臣,李隆基眼中帶著期盼的神色跟高力士說話。
“何時大唐能夠處處有棚子,供人度艱難?”
“陛下,有錢就行。棚子還能增加就業崗位呢。要是能賣商品就更好了,有人路過買。”
高力士想得開,錢的問題,李易幫著朝廷賺錢,終究有一天可以。
他不知道這屬於李易那個時候的服務站,服務站裡提供免費的熱水和臨時休息的地方。
“不可,有了別的東西,會遭搶。”李隆基卻不願意在棚子裡賣東西。
現在棚子裡用的是陶鍋,很沉,然後有點鹽和十幾斤綠豆。
等到了冬天會放肉骨頭,凍著的,加上一點乾菜、鹽。
其他的是引火用的柴火、燒火用的煤坯。
不值幾個錢,誰會去搶?
放上其他商品就不一樣了,搶錢、搶貴的東西。
“陛下所慮甚是。”高力士承認他做夢了。
不過他又提自己的想法:“陛下,冬天棚子裡多放草簾,供人鋪蓋,修個小火炕也行啊。”
“好,當如是。”李隆基答應了,冬天給京兆府各處的棚子修火炕。
誰還能把炕給搶走?草簾子也不值錢,捲起來扛著跑不怕被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