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過去,新的一期萬朝集會再次開始。
各個朝代的無字石碑同時發出了一道絢爛奪目的金光,而後生成光幕,開始本期的影片盤點直播。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華夏曆史十大謀士!】
【製作者:蘇遷】
【華夏曆史十大謀士第五位:一言亂天下,毒士,賈詡!】
“一語亂天下???”
“這賈詡看起來好像不太對勁啊!”
“毒士.這讓我想起了陳平,就是不知道他們倆到底誰更毒。”
【賈詡,字文和,武威郡姑臧縣人,漢輕騎將軍賈龔之子,曹魏開國功臣。
我們都知道,三國謀士多如牛毛,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不少,但既能在當時綻放光彩,又能為自己某得善終的似乎並不多。
一提起賈詡,很多人的對他第一印象恐怕就是“三國第一毒士”。
在故事裡,賈詡總是以一副陰謀詭計的形象出現,他有謀略,有才華,但做事不擇手段只考慮自己的利益,用我們之前的話來講,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縱觀賈詡一生,他雖然屢次遇險,但卻都能用自己智慧化腐朽為神奇,最終官拜太尉,位極人臣,得以善終。
接下來,我們便來詳細瞭解瞭解,這位“天下第一毒士”的生平和事蹟。】
【賈詡不同於李沁這樣的天之驕子,年少便極富盛名。
賈詡年少之時其實並不出名,只有當時的名士閻忠覺得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般的智慧。
賈詡的仕途之路也比較坎坷。
他最初,因為“舉孝廉”而擔任郎官,但卻因病離職。
而在返鄉的途中,他運氣極差的碰上了少數民族的叛亂,自己連同同行的幾十人一起被抓。
賈詡開動腦筋,對叛亂的首領說道:“我是段潁的外孫,你們若是不殺我,我家裡一定拿鉅款來贖。”
段潁乃是當朝太尉,也是賈詡的老鄉,在邊關為將時名聲顯赫。
賈詡這麼一提,叛軍還真就被唬住了,再加上賈詡強大的心理素質,居然還跟叛軍交上了朋友,最終同行的幾十人都不幸遇難,唯獨就只有賈詡被放了回去。
然而實際上,賈詡並不是段潁的親屬。
這是賈詡的第一次遇險,也是賈詡第一次運用自己的機智保全了性命。】
“嗯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賈詡確實是那種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的人。”
“不過他在生命危機之時可以想到借勢,也不愧頂尖謀士的身份。”
“同樣是毒士,如果陳平沒上名相榜的話,他和賈詡誰會排在誰的前面?”
【永漢元年(公元189年),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
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賈詡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升討虜校尉。
時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於陝,賈詡便在牛輔軍中輔軍。
不久,牛輔遣李傕、郭汜、賈詡等出兵攻打關東聯軍,先向孫堅,在梁東大破其軍。】
【但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時,董卓被殺,牛輔敗亡,王允開始清算董卓餘黨。
當時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心中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各奔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