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 (2 / 2)

【石勒聽從了張賓建議,親自率軍支援,擊敗晉軍,斬殺劉瑞,解了王彌之困。

王彌很是高興,認為石勒是一個可靠的好基友,心裡很是信任他。

後來,石勒請王彌赴宴(鴻門宴),王彌因為對石勒的信任而不顧部屬勸阻,貿然前往。

結果,宴席進行期間,石勒起伏兵而殺之,還吞併了王彌的部眾。

短短月餘,張賓便幫助石勒消滅了逐鹿中原的絆腳石。

為此,漢帝劉聰雖不爽,也無可奈何,加封石勒為鎮東大將軍,督並、幽二州諸軍事,領幷州刺史。

自此,石勒實力日增。】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二月,石勒進軍準備南攻建業。

晉琅琊王司馬睿,急督江南諸路軍馬拼死防禦抵抗石勒的大軍。

為此,石勒軍死傷慘重,又時逢江淮陰雨連綿,石勒大軍進退維谷,處境極為兇險。

在此生死攸關之際,石勒緊召部屬共商對策。

右長史刁膺主張向劉聰的漢軍投降,並求掃平河朔以贖罪,等西晉退兵後再圖他計。

石勒聽後,愀然長嘯,甚感失望。

部將夔安、孔萇等三十餘部將建議先移營高地避水,石勒以為此是勇將之計,亦不滿意。

最後,石勒問計於張賓。】

【據《晉書》記載,張賓對石勒的問詢,給出瞭如下建議:“將軍攻陷帝都,囚執天子,殺害王侯,妻略妃主,擢將軍之發不足以數將軍之罪,奈何復還相臣奉乎!

去年誅王彌之後,不宜於此營建。

天降霖雨方數百里中,示將軍不應留也。

鄴有三臺之固,西接平陽,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勢,宜北徙據之。

伐叛懷服,河朔既定,莫有處將軍之右者。

晉之保壽春,懼將軍之往擊爾,今卒聞回軍,必欣於敵去,未遑奇兵掎擊也。

輜重逕從北道,大軍向壽春,輜重既過,大軍徐回,何懼進退無地乎。”】

【張賓此策看似簡單,實為石勒日後可成就霸業之重大轉折。

他首先指出石勒是西晉滅亡的罪魁禍首,此刻不得人心,所以應當戰略轉移。

而後,張賓主張石勒前進的方向應放在華北,尤其是河北的重鎮——鄴城。

最後,張賓認為晉軍為求自保,肯定不會追擊,他們定可安全撤退,消除顧慮。

最終,石勒接受了張賓的建議,開始了戰略轉移。】

【石勒率領大軍撤退,晉軍果然沒有來追,他們得以順利回到中原。

後,石勒率軍長驅至鄴城,但鄴城守衛森嚴,一時難於攻下。

張賓見此,建議石勒先攻取襄國(為趙王趙歇和趙王張耳之國都。西漢設為襄國縣,東晉十六國時,羯族人石勒建以襄國為都建立後趙)。

襄國乃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可擇此而都之霸業可圖。】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