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 (1 / 2)

【我們都知道,石勒是個極其殘暴的君主,甚至還要吃人。

但石勒在崛起的過程中,表現的卻根本不像一個驕橫和貪婪的胡人,更像是具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老油條。

我們可以做出一些推斷,他的這些異於常人的作風,應該就是與張賓等君子營的謀士們息息相關。】

【張賓自幼好學,博涉經史,不為章句,闊達有大節。

且少有大志,常言:“吾自言智算鑑識不後子房,但不遇高祖耳。”

瞧瞧,這志向和口氣都不小啊,與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都絕對有的一拼。

不,或許這位還要牛一些,畢竟人家直接對標的興漢四百年之張子房,怕是管仲、樂毅也要遜色了一些。】

“口氣確實不小.”

“我們現在不也有許多號稱‘賽諸葛’的狗頭軍師嗎?我倒要看看他有多牛逼!”

【最開始,張賓在中丘王帳下做過小吏,不得其志。因此才沒幹幾天,他便託病炒了老闆的魷魚,歸家以待時運。

期間,或許張賓在家鄉小河邊也曾釣過魚,可惜無姜太公那般好運,沒能等到明主。

不過,他這一等,卻沒想到等來了一場戰亂。】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晉王室後院起火,王爺們為爭奪帝位,互相攻伐,史稱“八王之亂”。

永嘉元年(公元304年),南匈奴貴族劉淵乘亂起兵,自立為漢,天下愈發亂成了一鍋粥。

不過,亂世出英雄。

“吾歷觀諸將多矣,獨胡將軍可與共成大事。”

這英雄,就是漢國主劉淵部將石勒,讓張賓眼前一亮,有如諸葛亮之於劉備。

於是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張賓欣然投至石勒帳下。】

【當時的石勒十分重視漢族的這些文人,將他們編製成為一個“君子營”,用來為自己出謀劃策,張賓也是這些謀士之一。

但剛剛投入石勒營中的張賓,卻並沒有被石勒放在心上。

是因為後來張賓在石勒征戰中屢次獻策,又對石勒忠心耿耿,這才逐漸得到了石勒的重視。

石勒、張賓兩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在黃河流域上使得石勒逐步建立自己的基業。】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十月,石勒轉戰於江漢一帶,有雄據江漢之志。

張賓認為這裡遠離根據地,勸石勒北還,可他的建議卻並未被採納。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因軍中乏糧,疾疫流行,又遭到晉軍攻擊,損失慘重。於是,石勒方依張賓之策,率軍北上渡過沔水。

二月,石勒先後攻佔了新蔡、許昌,這才終於回到北方。】

【經過這次挫折,石勒開始對張賓刮目相看,封其為參軍都尉,領記室,位次司馬,專居中總事。

此時的張賓堪比諸葛亮之於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關羽雙眼猛地睜開,閃現著絲絲殺意:“石勒是什麼宵小?竟敢跟大哥相提並論???”

【九月,漢軍另一勁旅王彌部與晉軍劉瑞相持,形勢危急。

彼時,石勒正在進攻陳午,但久攻不下。王彌請求石勒增援,石勒不欲前往。

對此,張賓對石勒曉以利害,勸說道:“明公常恐不得王公之便,今天以其便授我矣。陳午小豎,何能為寇?王彌人傑,將為我害!”

意思是:老闆你常擔心沒有機會對付王彌,今天是老天爺把機會交給了我們啊!而且陳午不過是一小賊耳,有什麼威脅?王彌卻是當下之人傑,此時不助,不久必為其所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