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對北宋的貢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趙普的人生巔峰,如果沒有趙普,趙匡胤的極限可能就是後周的一個將軍,在後周漸漸衰落的情況下無可奈何,最後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有趙普謀劃的陳橋兵變,趙匡胤才能走上爭霸的路線,而且他之後所走的每一步其實都是趙普在出謀劃策。
第二個階段便是在北宋建立初期,趙普與趙匡胤的一番談話,讓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解決了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而且之後還替趙匡胤完成了改革,讓北宋的國力直線上升。
最後一個階段,便是在隨後的統一戰爭中,趙普與趙匡胤定下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政策,讓北宋十分完成了對南邊的統一,因此趙匡胤對趙普十分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感恩。
但我們也都清楚,趙普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文臣,他貪贓枉法,違反禁令私運木材,擴充套件府第,如果他是在朱元璋手下而不是在趙匡胤手下,恐怕活不過兩集。
綜上所述,趙普排名歷史十大謀士第七位,實至名歸。】
蘇遷的話說的很直白了,趙匡胤也多少顯得有些糾結,“趙普這傢伙能力是有的,就是品性上差了點兒但凡朕手下有一個諸葛亮那般文成武德的名相,趙普恐怕都成不了首相。”
確實,趙普已經是趙匡胤手下最厲害的謀士了,但他的能力卻也僅僅只是一流。
“宋太祖那時候也沒更厲害的謀士了吧,趙普玩兒陰的很厲害,做大事卻顯得格局小了一些。”朱元璋、朱棣對趙普也是不屑一顧,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手下的謀士比趙普只強不弱。
休息片刻之後,影片很快來到了一下旗,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華夏曆史十大謀士!】
【製作者:蘇遷】
【華夏曆史十大謀士第六位:帝王之師,四朝元老,李沁!】
【李泌,字長源,唐朝人士,生於唐玄宗開元盛世。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過度。
但很快,唐朝也將在唐玄宗的領導下,驟然墜入深淵,經歷漫長的黑暗後最終滅亡。
而李泌,在他的一生中,成為了這黑暗中那個最耀眼的光芒,燦爛耀眼。
如果說郭子儀是中唐第一名將,那麼李泌就是中唐第一謀士,毋庸置疑!】
李隆基看到這裡頓時咧嘴一笑,道:“郭子儀,李沁!一武一文,這下子朕的雙臂齊全了!!”
“這李沁比房玄齡、杜如晦如何?”李世民雖然有不少謀士,但以他愛才如命的性格,見到厲害的人物就想挖過來。
蘇定方的世界裡,李治望著空中的光幕,有些酸溜溜的說道:“父皇留下來的那些老人走的走,死的死,朕也想要些厲害的人物定方啊,你能不能替朕挖點人過來?”
【毫無疑問,李沁是個天才。
他自幼便聰敏過人,博涉經史,工於詩書,常以王佐之才自命,很小就有了“奇童”之稱。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年僅七歲的李泌被唐玄宗李隆基慕名召入京中。
入宮覲見時,李隆基正在和宰相張說弈棋,為了考察李泌的才智,張說隨口說了一句:“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然後讓李泌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也照這個樣子賦句。
李泌竟然張口就道:“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此言一出,頓時語驚四座。
李隆基大喜,當即便賜給財帛,並特地頒了一道敕令,讓其父母善加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