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但他在後世的名聲卻遠遠比不上諸葛亮。】
【這裡面既有環境、隊友和對手的因素,也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諸葛亮效忠的劉備被後世許多人視為漢朝正統,而王猛效命的則是異族。
不過無論如何,王猛的實力和功績毋庸置疑,排名歷史十大名相第四,實至名歸!】
“王猛是真的厲害不過由於晉朝只重士族門閥,所以作為普通人的王猛根本不可能在晉朝出仕。”
“是啊,可惜了.”
“唉苻堅的敗亡成全了謝安,讓王猛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了。”
“苻堅大帝雖然是氐族,但他主張‘黎元應撫,夷狄應和’,重用王猛、權翼、鄧羌等漢族士人。還提倡儒學,興辦教育,以漢族政治傳統和文化傳統的繼承者自命,那他就應該是我華夏民族的一員了”
“說的有道理只要並傳承我華夏精神和知識的人,就應該是我華夏民族的一員.”
“我不贊同這種觀點!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
人們的爭論久久不休,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理解,這應該是好事兒。
只有思維開放,百家爭鳴,思想才會進步。
短暫的休息時間很快過去,在眾人的議論聲中,下一位被盤點者,閃亮登場了!
畫面中,
一位身高九尺,面似晚霞,紫中透亮,寶劍眉斜插入天倉,目如朗星的年輕人,推著一輛四輪小車,緩緩走到了山峰之上。
四輪車上,坐著的是一位鬚髮花白的“老人”,他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依然可以看出是一位姿容俊彥的大帥哥。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製作者:蘇遷】
【歷史十大名相第三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臥龍,諸葛亮!】
標題隱去,來自杜甫的《蜀相》緩緩出現在了螢幕的正中央。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終於出現了!”
“雖然演義之中過於神話了諸葛亮,但他在歷史上的貢獻依然非常耀眼!”
“諸葛亮雖然並不完美,但他代表的是我華夏的一種精神,就如同被尊為武聖的關二哥一樣!”
“不可否認,劉備是在遇到諸葛亮之後才開始騰飛的,所以諸葛亮不可能是某些說得那種,一無是處的人!”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再讀《出師表》,讓人想到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的‘出師未捷身先死’,總不覺潸然淚下。
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輔佐劉備開基立業,也就不可能有日後的蜀國。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後而已”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之一,千百年來滋養和影響了數萬人,對後世的政治、文人品格塑造、經濟、民生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作為蜀漢振興的開拓者,諸葛亮在政治、軍事、用人、經濟等方面多發其力,為三分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