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議論和揣測聲中,影片繼續往下播放著,
【李世民想起之前魏徵曾經鄭重地向自己推薦過侯君集和杜正倫,還說這兩個人都是宰相之才.
此時的李世民對太子謀反一事怒氣未消,於是便開始懷疑魏徵有朋黨嫌疑。】
“原來如此,看來還是魏徵缺乏了一些識人之明啊!”
“人心隔肚皮啊,你真的很難知道被你看重人到底是個什麼形狀。”
“人無完人,這其實很正常。之前的姚崇,不也存在識人不明和教子無方的問題嗎?”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情馬上又會有一個反轉,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李世民沒有查出魏徵結黨營私的證據,反倒是查出了魏徵把曾經進諫給自己的文章,準備留給史官備用!
這就讓一向十分重視身後之評的李世民非常惱火了。
於是一氣之下,他不僅推倒了魏徵的墓碑,更下詔取消在魏徵面前承諾與魏徵之子的婚約。】
“.”
“這騷操作啊!”
“唉終究還是逃不過一個‘名’字,哪怕是魏徵”
“哈哈哈哈!”楊廣看到這兒,頓時開懷大笑起來,李世民不痛快了,他楊廣就舒服了,“魏徵這麼做無異於把李二的問題都暴露給了史官,而且過是李二的,功卻是他魏徵的.
李二一向死愛面子,還想著當一個‘千古一帝’,他怎麼可能受得了這種事?”
“真想看看那時候他的表情啊,一定精彩極了吧!”楊廣的臉都要笑爛了。
光柱裡的李世民,他臉上的表情都僵了。
他無論如何的也想不到,這平日裡看起來濃眉大眼,視金錢如糞土的人物,背地裡竟然還有這種“齷齪”的小心思?
同在光柱裡的魏徵,此刻因為自己的小心思被揭發出來,臉上罕有的出現了一絲尷尬的表情,“額我只是想保留一些證據,免得被史官懷疑而已嘛.”
【帝王也是人,他心裡也會積攢起怨氣。
其實,李世民做的這些,或許只不過是在發洩之前很長時間裡,心中積攢下來的怨氣而已。】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舉兵討伐高句麗。
戰爭前後歷時九個月,其中環境的艱苦惡劣和戰爭的殘酷自不必說。
雖然最後唐軍以較少的傷亡獲取了較大的戰果:攻佔城池十餘座,消滅了大量高句麗軍隊,繳獲牲畜、裝備和物資無數。
但是一向戰無不勝的李世民,對此次的戰績還是不太滿意。尤其讓他覺得十分遺憾的是,他這次是御駕親征,卻仍然沒能成功掃滅高句麗,讓他感覺多少有些掉價。】
【此時,李世民又想起了以往這樣需要做決策的重要時刻,想必魏徵一定會辨明利弊、直言規勸的情景,不由感慨萬分,嘆息說道:“如果魏徵還在,他一定會勸我不要親征吧?”】
“是啊,至少丟人的就不是李二了.”楊廣繼續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