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廠長上任後的第一把火,就是抓銷售,這是他最熟悉的部門。
他和孫子明商量,針對目前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孫子明是老業務員,他已經33歲了,圓圓的,月亮的臉。他在印刷行業做了十年,業務經驗相當豐富。
孫子明有好幾個長期客戶,每年能做幾百萬的業務。
他長了一張誠實的臉,對人也不錯,熱情,大方。
孫子明有個最大的缺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盧樊宏提拔他當了業務部經理,要求他擔起重任,能帶動其他業務員,把業務部做得有聲有色。
“孫經理,有什麼辦法把五月份的訂單做上去,把機器餵飽?”盧樊宏很期待的問他。
“盧廠長,我剛接手,正在做計劃,最突出的問題是業務員少了。”
“業務員要精,不在多。”這是盧樊宏多年的經驗。
“盧廠長,我們廠主要做包裝,都是長期訂單,很有規律,除非有需要包裝的新建廠,才會有新客戶。”孫經理解釋道。
“那包裝以外呢?能否快速開發一些客戶?”盧樊宏啟發道。
“我們現有的業務員,沒有這方面的資源,要想把同行的業務拉過來,需要時間。”孫經理辯解道。
“那就招有資源的業務員。”
“什麼條件呢?沒吸引力別人可能不會來。”孫經理有些為難。
“比如DM單,畫冊,書籍,這些業務利潤比較高,提成可以到5個點。”盧樊宏也知道,別的印刷廠給不了那麼高。
“試試看,我們還可以主動和廣告公司搞好關係,出版社也可以多跑跑。”孫經理腦洞大開。
“四色印刷機印書,大炮打蚊子,確實不合算,但報社那臺羅蘭印刷機可以用起來,印書沒有問題,正好又有摺頁機配套。”盧樊宏提醒道。
“對呀,我怎麼沒想到,以後低端印刷品就用這臺機器印,成本就下來了。”孫經理眼睛一亮。
“所以,單色和雙色印刷品我們也接,只要量大,也能賺錢。”
他倆越說越興奮,又想出了不少奇招。
孫經理說幹就幹,配合辦公室在網上公開招聘業務員。
孫經理還安排了公司的幾個業務員,分別去跑廣告公司和出版社。
幾天後,盧樊宏的桌子上擺著了五個應聘者的簡歷。這是孫經理和宋京篩選後留下的精品。
有兩個人的簡歷引起了盧樊宏的重視,一男一女。
男的叫楊小虎,25歲,大學畢業,在廣告公司做了幾年業務。
女的叫譚曉慧,38歲,大專生,工作經歷比較複雜,在兒童出版社做過兩年新書推廣工作。
其他三個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二女一男,沒有工作經歷,但有一個女孩是學平面設計的。
盧樊宏決定都要了,三個應屆畢業生先試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宋京,要她儘快通知他們來報到。
孫經理傳來好訊息,青春出版社願意合作,很快會來廠裡考察。這個意外著實讓盧樊宏振奮。
出版社可是個大戶,雖然彩色印刷品少,一般都用單色印刷機印,但單色印刷機都是四開機,印刷效率沒有對開四色印刷機高,很難滿足出版社的時間要求。
因此,那臺羅蘭印刷機,印四色很慢,套色也困難,但印單色和雙色,它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