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陽郡,葉縣東北。
亂世的安寧總是異常短暫,許都的建設才剛剛穩定下來,西南便又起了兵戈。
東南總堂對於北方總堂剩餘人馬的追剿一直沒有停歇,而做為當下最前線指揮的沈容,又一次行動了。
被張繡救下之後,他便跟隨大軍返回了宛縣。
不過他的行動卻並未就此終止。
經過與張繡、賈詡以及幾位分統商議之後,沈容決定冒險共邀劉表進攻曹操。
張繡對此事堅決反對,他的叔叔張濟便是被劉表的部下文聘殺死的,他無論如何也不願與仇人合作。
賈詡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雖然張濟確實是死於荊州將領之手不假,但最先發起戰鬥的也是自己這一方;其次,如今張繡佔據宛縣,劉表本可率軍攻殺,但他並未如此,而是默許了此事,這本身就表明劉表並不想與己方為敵;再者,現如今孫策遠在江東,不可能做為己方的後援,張繡等人若是再與劉表鬧翻,便是孤立無援,難以生存。
沈容也承認,江東錯走的一步棋,便是當初選錯了盟友,將賭注押到了李傕的身上。
如今這個人自保都已經困難,更別說再做為盟友參戰了。
所以,經過大家的一致認可,最終張繡也只能勉強點了頭。
人情如此,他又能如何?
在他眼中,賈詡就如同老師一般,傾囊傳授謀劃之道;鄒璃就更不用說了,她與張濟的感情如何,張繡也清楚;沈容最為自己現在唯一可以與東南互為盟友的憑仗,自然更是無法拒絕;他的幾位分統,便是張繡現在的全部家底。
既然所有人的意見都一樣,那張繡便是再不願,也只能答應了。
令張繡意外的是,劉表的回覆竟也如此之快。而其態度更是異常堅決——願意摒棄前嫌,出兵助張繡。
劉表也看得透徹,雖然他現在只想令荊州富足,但張繡開口了,他也只能應允。
否則,張繡便很可能改為與曹操聯合,對抗荊州。
能拉攏為盟友,還是不要樹敵的好。
當然,為了避免引起麻煩,劉表派來的武將便只有王威一人。
就這樣,趁著曹操忙於內部建設之時,西南的兵馬逼近了。
……
得到探報的曹操趕忙調集人馬,命夏侯淵、曹洪為統帥,李典、樂進、韓浩、史渙為副將,率軍五萬,出兵西南。
聽知是沈容來了,曹真自然坐不住,而曹操也知道他的心思,便命他領一千虎豹騎,與長子曹昂一道,跟隨大軍出發。
直到這時,曹操才側面從郭嘉口中得知,自己昔日的“軍師”偷偷借走了一百虎豹騎。
曹操倒並不心疼兵馬,他也知道段軒對自己的忠心,只是回來一次卻沒見到面,曹操多少還是有些惋惜的。
不過有他在東邊謀劃,自己倒也省了幾分心思。
於是,最終雙方在葉縣近郊相遇了。
現在已經是第六日,但雙方都沒有進攻的意圖。
張繡這邊,是不願意用消耗戰的方式進攻,那樣的話,自己和王威的這八萬兵馬根本到不了許都。
而夏侯淵和曹洪等人當然更不會主動出擊了,既然將敵人阻擋在荊州,只要敵人不進攻,自己這邊又何必主動耗損兵馬呢?
況且,能與這麼“心有靈犀”的敵人對壘,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所謂心有靈犀,其實指的是雙方初到之時,做了同樣的事——劫營。
白天都不願搦戰的雙方,互相都沒想到,反是夜襲的隊伍先撞上了。
張繡這邊領兵的是雷敘,而曹軍這邊指揮夜襲的則是李典。
兩支人馬正面相遇的一刻,兩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前去偷襲的兵馬遇到前來偷襲的敵人,只怕沒有比這更尷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