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臣賊子!竟與黃巾逆匪合謀!”段煨憤怒地咆哮著。
“黃巾?那是過去的稱呼了。現如今,段將軍該稱呼我們作′白波軍′。”三個三十多歲統領模樣的男子走了出來,“白波軍首領李樂、韓暹、胡才,應李傕將軍之請,特來救駕。”
白波軍,是黃巾軍餘部郭太等人於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在西河白波谷重新組織起義而形成的反漢勢力。之前董卓也曾派中郎將牛輔前去鎮壓,但可惜沒有取勝。
沒想到李傕竟然會與他們聯合,如果再加上白波軍的戰力,那隻怕這次真的要讓李傕得逞了。
包括楊定和段煨,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暗叫苦。
此時的氣氛異常詭異,本該繼續對話以表明自己才是代表正道的雙方,卻都只是安靜地對視著。
忽然,有腳步聲從段煨的兵馬中傳來。士兵們迅速地讓到兩旁,給中間那人讓路。
雙方的將領都定睛看去,才發現,來者正是大漢的皇帝——劉協。
“呵,李愛卿,不想你竟對朕如此忠心。為了能將朕接回去,你甚至不惜與白波軍合作。”劉協十分輕鬆地說道。
“陛下,段煨、楊定等人居心叵測,臣恐陛下受其害,故而不避忌諱,只望能接陛下返回西都。”李傕即使說著這麼“感人”的話,也還是冰冷的態度。
“行了,這些虛假之言就免了吧。朕今日便告訴你,朕不會再受你擺佈,你休要再痴心妄想了。當初在長安之時,你是否已然覺得自己的權勢勝過董卓?朕和你說實話吧,和董卓的赤膽忠心比起來,你什麼都不是,朕甚至都沒有將你放在眼裡。”劉協毫不客氣地挑釁著李傕,同時拍了拍楊奉的肩膀,衝他點了點頭。
身處李傕旁邊的郭汜和夕嫣都能聽到,李傕握著韁繩的手發出咯咯的聲響。當著眾人被這麼奚落,李傕定然是無法忍受的。
“不識抬舉的東西,眾將聽令,將面前之敵全部斬殺,一個不留!”李傕終於暴怒了。
“喝~~~~!”楊奉忽然帶馬來到陣前,一聲大叫。
李傕、郭汜這邊的騎兵都停住馬詫異地看著楊奉,莫非這人被嚇傻了?
楊奉完全不理會敵人異樣的目光,他只是緩緩地將右手置於心口,面色堅毅地說道:“長劍鋒已損!”
李傕和郭汜也都是一陣疑惑,他到底要幹什麼。
可是接下來,李傕身邊的三位白波軍首領竟也同樣將右手置於心口,齊齊地回應道:“猶可誅佞臣!”
李傕猛地扭頭看向三人。
李樂衝他微微一笑,說道:“夜鋒漢中總堂,八賢老座下夜帥郭太手下分統李樂、韓暹、胡才,奉陛下之命,討伐逆賊李傕、郭汜、夕嫣。”
李傕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驚恐,不是因為怕死,他只是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被他們騙過。
可是他沒有時間多想了,郭汜正在一旁大聲呼喊。李傕左右環視,所有的白波軍,都突然對身旁的西涼騎兵發起了進攻。
有備攻無備,勝負毫無懸念。在段煨、楊定人馬的配合下,白波軍很快便將李傕、郭汜的兵馬擊退了。
這是漢帝劉協佈下的最後一棋,當楊奉投誠之後,他便向劉協表明了身份。他和李樂等人都是夜帥郭太手下的分統,後來郭太在被北方夜鋒討伐時戰死,楊奉便藉此假意投降了李傕。
其實他和李樂等人當初也不同意八賢老的決定,但出於對夜鋒的忠心,他們也只好跟隨郭太。而郭太之死,使得他們終於擺脫了這條違背心意的道路。
夜鋒的規定就是,一旦自己所從屬的統領級人物死亡,那下屬便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無論是繼續追隨夜鋒的大義還是離開,都能自己做決定。即便是帶著自己的下屬全部離去,也不會被“夜襲令”追殺。
所以,四位分統商量之後,決定由楊奉去接觸朝廷,表明白波軍願意投誠的心意,而李樂等三位分統則負責率領這支人馬等候訊息。
可是他們趕上的時機不好,正逢天下大亂,群雄討董。緊接著便是李傕反叛,楊奉一直沒有機會向劉協表明忠心。
之後李傕等人專權,楊奉不想白波軍淪為他的鷹犬,便一直隱忍。直到劉協決定東歸,楊奉才下決心說出一切。
世事就是這麼巧合,李傕所請的救兵,偏偏就是白波軍,所以才有了之前那麼一出好戲。
……
李傕等人帶著殘兵已經逃得看不到蹤影了,戰場上也再沒有活著的敵人。
楊奉等四位分統全都單膝跪地等候著。
劉協緩緩走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笑著說道:“看來,祖宗還不想見這大漢江山喪於朕手中。”
楊奉等人抬起頭,目光堅毅地看著劉協。
輾轉數載,他們終於能按著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