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聞王寶玉早已沿路設下界碑,劃疆而治,其必有隔山觀戰之意。”同為參謀的程畿進言道。
“我這個四弟,已經跟江東聯姻,尚且還容留吳國太在彝陵,他若只是觀戰,倒也是一樁幸事。”劉備戒心十足。
“若不取彝陵,我方攻打南郡,必無駐軍之地。”黃權道。
“聖上,臣認為不可強取彝陵。”從事陳震出列道。
“不知孝起有何高見?”劉備問道。
“我曾聞聽,彝陵之堅固可敵十萬兵馬,而漢興王在外尚且擁兵十萬,若是強攻彝陵,定讓我軍有損,即便攻下彝陵,屆時再攻孫權必有兵力不足之憂。”陳震道。
“此言不妥,若是那王寶玉反目相助江東,我等豈不是要被其所擾。”黃權道。
“若是出兵,卻逼得王寶玉跟江東聯合也!”陳震堅持自己的看法。
“王寶玉態度模稜兩可,其心早已不與陛下一致!假設彝陵為關將軍鎮守,亦或是張將軍,絕不會有如此舉措,一定是舉所有兵力支援陛下!”
“反言之,關張兩位將軍在世之時,也從未對彝陵有過多戒備!”
……
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把死去的關羽和張飛都搬了出來,無異於在劉備心口撒鹽。
王寶玉啊王寶玉,你究竟為何方妖孽託生,竟然攪混了乾坤!劉備心裡恨得癢癢的,思量半天,還是覺得陳震說得有道理,畢竟兩位結拜兄弟生前都十分喜愛這位小弟。
於是劉備點頭道:“孝起言之有理,當下之際,攻打江東為上,彝陵權且聽之任之。”
“聖上,若錯失良機,則不復再有也!”黃權遺憾的說道。
劉備心中自有計算,他的想法是,彝陵雖然堅固,但這塊骨頭和江東相比,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不如先戰敗江東,回頭再奪彝陵更為安穩。
當然,為了實現這一計劃,還是要安撫王寶玉,千萬不能讓他跟江東統一戰線。且不論兵力糧草的支援,王寶玉這腦子就趕得上十萬大軍,都是鬼主意啊!
劉備親自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彝陵,吩咐信使態度一定要謙卑順從。隨後,他揹著手來到了校場,觀看士兵們訓練。
“聖上,如今吳班兵馬已至前線,末將請令先鋒一職。”張苞騎著一匹黑馬奔了過來,翻身下馬,叩拜道。
看到張苞,劉備就不禁想起了年輕時的張飛,都是因為三弟的資助,劉備才能從零做起,有了今天,卻不想三弟跟著自己戎馬一生,還未來及享受榮華富貴,便死在行軍途中。
想到這裡,劉備胸口隱痛,眼中現出淚光,道:“賢侄有此壯志,朕心甚慰。”
“嘿嘿,侄兒可否認為陛下是答應了?”張苞興奮的問道。
劉備呵呵笑了,這脾氣也跟三弟生前一樣,也罷,鍛鍊一番也好,整日捂在溫室裡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於是劉備命人去取先鋒的大印,剛準備交給張苞,就在這時,又有一名白衣小將策馬奔了過來,目有朗星,面若重棗,正是關興。
“張苞!汝有何能,敢當此任?聖上,興欲領先鋒一職!”關興朗聲道。
張苞頓時不高興了,說道:“我自幼隨父親習武,箭無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