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從成都出發,一路東進,直奔白帝城!
與此同時,吳班率領江州的十萬大軍,沿著長江水路進發,先一步到達了白帝城東側的秭歸。
江東孫權早已得知了訊息,此刻正神情凝重的跟群臣議事,江東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三十幾萬,而劉備啟動了三十萬大軍,加上五溪、秭歸、上庸等地的兵馬,只怕總數早已超出了五十萬。
孫權萬萬沒有想到,當初那個整日東竄西逃,窮得只剩下眼淚收買人心,不時還得依附江東的劉備,如今不但稱帝,還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早知如此,當初便該,哎,孫權嗟悔無及,頗為頭大的問道:“今劉備率五十萬大軍,兵犯江東,不知諸公有何退兵良策?”
眾人聞言皆有驚慌之色,人心惶惶,打與不打似乎都不合適。
顧雍首先出列道:“吳王,劉備勢大,不可與之交戰,可遣南郡諸葛瑾前去議和。”
“此事不可,諸葛瑾乃劉備丞相諸葛亮之長兄,只怕此去必投降也!”張昭憂心忡忡道。
“張公何出此言!早先諸葛瑾為江東多番與其交涉,從未曾有過反心,為何反倒是如今便投了劉備?”顧雍皺眉反擊道。
“劉備今非昔比,且胞弟又貴為丞相,誰敢保萬無一失?”張昭堅持道。
“兩位莫要起爭執,孤與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約,孤不負子瑜,子瑜定不負孤!”孫權相信諸葛瑾,很公正的說道。
“吳王,即便子瑜前往議和,只恐劉備未能答應,當下之際,當增兵南郡,以防蜀軍繼續東下。”陸遜出列道。
“伯言之語甚合孤意。”孫權點頭道。
“欲退蜀軍,當聯合各方之力,臣願再次出使北魏,請求曹丕支援。”中大夫趙諮道。
“也好,那就煩勞先生了。”孫權答應道,隨即吩咐寫下文書,讓趙諮帶著去見曹丕。
“吳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陸遜謹慎的問道。
“但講無妨!”孫權道。
“彝陵要地,當先取之,否則南郡不保。”陸遜大膽說道。
孫權默然半晌,說道:“漢興王已與江東聯姻,吳國太尚且還在彝陵,如何取之?”
“王寶玉與劉備乃是結義兄弟,若其幫扶劉備,則此戰絕無勝算。”陸遜道。
“此事我早有思量,以漢興王之性情,定不會插手此戰,只求自保。”孫權早有自己的判斷。
“屆時蜀軍壓境,只恐漢興王身不由己。”陸遜還是不放心,因為在他看來,彝陵還有江東都不會傷害吳國太和郡主,分明還是孫權不願意下這個決心。
有了劉備這個前車之鑑,陸遜自然不願意再讓王寶玉放虎歸山,成了氣候。見孫權不說話,陸遜又添了把火,說道:“等擊退蜀軍,自可將彝陵再歸還漢興王,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