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響,水鏡先生才嘆道:“至此暮年,得遇寶玉,亦不枉此生也!”
依然沉在思念中的王寶玉,擦擦眼淚,問道:“先生可有相思之曲?”
“想我年少之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鄰家小女正芳華,卻無緣結為連理,生之憾也!”水鏡先生面露傷感,竟然也是多情之人,只聽他接著說道:“我為此女譜過一曲《長相憶》,平日只為寥解相思,今願與知音共賞。”
《長相憶》,真是個浪漫的曲名,王寶玉深吸一口氣,將心思沉靜下來,水鏡先生眼眶潮溼,再次彈動琴絃。
充滿哀婉的樂曲聲從古琴上飄了出來,時而如低聲細語,時而又如憑窗獨坐,將一份如泣如訴的相思之情,表達的淋漓極致,深入心底。
王寶玉幾乎聽傻了,人世間還有此等曲子,水鏡先生堪稱音樂奇才,這曲調旋律,簡直超過了貝多芬的《致愛麗絲》。
一曲完畢,水鏡先生已是老淚縱橫,王寶玉也哭得稀里嘩啦,他哽咽道:“先生,我真是太喜歡這個曲子了,能不能教給我啊!”
“你尚且年輕,何需這悲傷之曲?”水鏡先生微微嘆息道。
年輕?只不過是現在而已,在現代自己都是三十多歲的人了,王寶玉幽幽的說道:“此曲雖聽似憂傷,但卻將人內心之哀怨揮灑出來,也是失意人之幸事。”
“知我者,寶玉也。如有意中之人,勿要錯過。”水鏡先生以過來人的姿態提醒道,又說:“我時日不多,此琴此曲,可一併送與你。”
“這可不行,這柄古琴的價值太高了。”王寶玉連忙推辭道,劉備這種人都能瞧上這柄古琴,這琴幾乎可以用稀世之寶來形容了。
“價值幾何在人心,知音難覓,勿用推辭。”水鏡先生堅持道。
王寶玉心中樂開了花,佯裝推辭幾次,最終點頭收了下來,小心翼翼的抱在懷裡,鼻下立刻傳來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
說起來,王寶玉只是懂得敲節奏,根本就不會彈琴,而這首《長相憶》並沒有曲譜,水鏡先生只好讓王寶玉將琴再放下,拿出了極大的耐心,手把手的教他彈奏。
一直學到了後半夜,王寶玉才大致學會了這首曲子,還用毛筆滿滿當當記了一些自己才能看懂的提示,這還要說,因為他學了禰衡的樂譜,有了一些樂理基礎,否則是根本不可能的。
水鏡先生拿著王寶玉的“聽課筆記”,左翻右翻的看了好幾遍,依稀幾個字可以認出,其餘全都看不懂。
“此字似高又非高。”水鏡先生喃喃自語,王寶玉寫得可是簡體字,古人哪裡可以確定念什麼?
“先生,我這可是密語,萬一以後不小心弄丟了,曲子也不至於被旁人竊取。”王寶玉不臉紅的替自己的狗爬字解釋。
水鏡先生連連點頭,並沒有邀請王寶玉同榻而眠,還是讓他到那間最好的客房居住,一直睡到了快中午,王寶玉才揉著眼睛起床,去見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備了好酒好菜,吃喝完畢後,讓王寶玉背上那柄古琴,又將樂譜盡數相送,臨別惜惜,他一直將王寶玉送出很遠,才無比落寞轉回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