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花與劍與法蘭西> 卡爾馬克思八評特雷維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卡爾馬克思八評特雷維爾 (1 / 2)

 最近從歐洲大陸上的事態發展變化,可以說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整個世界都在為俄羅斯帝國心臟所突然發生的一切所震動,一個原本貌似強大的帝國,也因為這突發的事件而陷入到了癱瘓當中——這對它來說不啻是一個噩耗,因為他們原本就已經在和英法兩國的軍事對抗當中落入到了絕對的下風當中。

因為俄羅斯帝國所特有的閉塞、遲緩,以及官僚機構的腐敗,所以他們的資訊傳遞很慢,而且經常失真,所以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得知那至為關鍵的幾天裡面聖彼得堡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根據我們目前所得到的訊息,倒也可以嘗試為讀者們勾勒這一切事變的大致輪廓:

就在俄國沙皇為了日漸敗壞的戰爭形勢而憂心忡忡、召見大臣們來到自己所居住的冬宮討論對策之際,一群看上去還得到了很大一批近衛軍以及彼得堡附近駐軍的配合的政變者們行動了起來,在短促的交火之後佔據了冬宮,並且控制住了沙皇和他的大臣們。

以政變的角度來看,它流的血不算多,俄羅斯帝國的神經中樞沒有預料到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所以很快就被這些政變者們所攻破,並且因為沙皇和大臣們都已經在這場變故里面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絡,所以在至為重要的幾個小時裡面,城外的駐軍並沒有能夠得到統一的命令和行動,最後只能驚愕地看著冬宮和整個首都落入到政變者們的手中。

現在,沙皇和大臣們都生死未明,而政變者們則控制了首都,並且大量釋出了通告,以新的臨時政府的名義要求各地政府聽從他們的命令,由此也將這場政變昭告於世人的面前。

現在,這個臨時政府推舉出了他們的首腦別祖霍夫伯爵,還組建了一個領導層,試圖以極快的速度來接管整個國家,並且施展他們的治國計劃。

儘管之前我們從未聽說過他們的名字和組織,但是從他們如此規模的行動、以及其後續的動作來看,這是一次蓄謀已久而且成功的行動。

毫無疑問,這場政變發生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戰事變得愈發激烈,俄羅斯帝國損兵折將並且丟失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背景下,是俄羅斯舉國對沙皇和沙皇政府失望的具體表現。但是,聚集那麼多願意參加政變的軍官和士兵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聚集一個足以嘗試接管整個國家的領導精英團體同樣也不可能短期實現,所以這應該是蓄謀已久的行動,軍事上的失敗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這並不是說俄羅斯帝國的軍事失敗不重要,事實上這場失敗是政變能夠成功的最直接原因——沙皇和整個俄羅斯帝國的體制早已經是聲名狼藉,廣大的人民被這個體制壓制在了沒有自由也沒有財產的苦境,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更加厭惡他們所遭受到的一切不公和壓迫,這個窮兇極惡的政體所能夠依仗的,僅僅只有殘暴的軍隊而已。

而當軍隊蒙受失敗之後,這個政體就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虛弱,直到最後的崩潰。

一切專制者都喜歡將自己打扮成人民的守護者,不厭其煩地灌輸給人們只有自己才能讓他們免於被外族所欺凌的神話;同時,正是因為軍隊和帝國的擴張,沙皇才能用虛幻的榮光來麻醉他的國民,讓他們多多少少忍受一下沙皇政體在加給他們自己身上的苦難,

然而,原本貌似強大的沙皇軍事機器,在和歐洲強國的對抗當中節節敗退,這無異於是向俄羅斯人民宣告他們所受的苦難全都白費了,沙皇的一切謊言也在失敗當中原形畢露,並且證明他們只是盤踞在人民頭上敲骨吸髓的寄生蟲而已,他們自己就是俄羅斯落後的根源所在。

沙皇的神話破產了,這就給密謀者們一個極佳的機會,而這些密謀者們顯然也抓住了這個機會,用一次猝然的襲擊震驚了整個世界。

儘管現在我們還無法確知一切情況的後續發展,但是我們可以斷言,猝然發生的變化,必將給歐洲帶來全新的衝擊。

和之前俄羅斯帝國宮廷內所常有的政變不同,這一次的政變者們抱持著爭權奪利以外的政治目的——在控制了首都之後,他們所組成的臨時政府馬上宣告要在俄羅斯實行憲政,並且賦予每個帝國的公民以自由的人身權利,他們的目的,無異於是讓俄羅斯帝國整個地換上一個新的面貌。

是的,這不是一次宮廷政變,這是一次革命!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戰事進展,竟然能夠催化出如此令人驚愕的結果,確實是我們所始料未及的,這也證明我們低估了俄羅斯人的覺醒程度,更證明了,即使是在最為沉悶、暴烈的政體裡面,人類追求自由的熱情也絕不會被磨滅。

以別祖霍夫伯爵為代表的密謀者們,出於一種令人敬佩的公心,冒著生命的危險,拋棄了原本優渥奢華的生活,去做出如此大事,這值得任何一個心懷善意的人欽佩,他們是俄羅斯帝國貴族階級幾百年的文明化過程當中所結出的最為耀眼的果實,而他們的努力,也是這個民族進入新時代的必要之路。

在幾個世紀的愚昧和黑暗裡面,孕育出了這樣一群深愛國家和民族,決心把俄羅斯從昏昏欲睡的泥淖當中拖出來的精英分子,這絕對是俄羅斯的幸運。而原本作為神聖同盟的中堅、被認為是歐洲最反動的堡壘的俄羅斯,居然會率先爆發革命,重新拾起1815年被複闢的波旁王朝所踐踏的大旗,這也不失為一種諷刺。

隨著他們的慨然之舉,歐洲自1789年之後再度進入了風雲激盪的年頭,每個人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參與著歷史,也許僅僅一年就能代表一個世紀。

這場革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沙皇政體的窮兇極惡,既維持了它的生命,也為它自己積累了仇恨,當它被削弱的時候,火山口終於到了噴發的時候,這個政體迎來了一次命中註定的清算。

當然,俄羅斯帝國陷入癱瘓,沙皇和他的大臣們身陷囹圄,並不意味著沙皇政體的徹底崩潰。畢竟,現在還有不少忠於沙皇的軍隊留在克里米亞半島和各處邊境,外省的官員們也一定有不少會繼續終於這個政體的繼承者,他們會聯合起來試圖絞殺彼得堡的革命者們,保衛他們曾有的地位和利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