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嘛,總是好奇心重一些的,不管是華凝、紅纓這種少女,還是如花韻那般年紀大一些的,你得適當滿足一下,不然遲早會鬧情緒。
洛不易這一日間的成長不可謂不大,待人接物不再不知所措,甚至在對待女子方面還有了小小的心得。
華凝小心翼翼的從錦囊中取出一折紙條,三女目光齊齊詢問向洛不易。
“唸吧。”洛不易無奈,師父們也真是的,有何事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兜這麼大個圈子。
“不易吾徒:棍子已經長大了…什麼意思?”華凝好看的眉毛蹙了一下。
纓兒更別提了,一頭霧水。
還是花韻老闆娘有閱歷,眼睛不禁瞄向了洛不易腰部以下某個部位,目光深邃,略帶一絲慈祥?!
洛不易看到華凝與纓兒順著花韻的目光看過來並且臉慢慢發紅的時候,淡定不下去了,一把抓過肩帶,將“鐵棍”豎著放到了桌子上,平靜地開口:“應該說的是這個!”
當下手指掐訣,引動“鐵棍”上的封印。只見纏繞在“鐵棍”上的布條如靈蛇般舞動,最後縮短成一黃一白兩條尋常的布緞,就那種窮人家用來做床單的那種布料,不尋常的是寫在上面的內容,一寫符咒,一書經文。
符咒大家都見過,就鬼畫符嘛,反正也看不懂寫的什麼內容;經文同樣熟悉的很,梵文嘛,同樣也看不懂寫的什麼。
當然,這是華凝與纓兒的感受,花韻的感受就不一樣,畢竟作為隱藏了修為的地級高手,她表示…她也看不懂!不說經文,單說符咒,要知道她也是精通符籙之術的,哪怕寫不出此符,也應當能從符頭之上看明白一二,可那也是應該有格式有固定寫法的,哪像這張一道道一條條跟雲朵似的。
莫非是雲符?花韻眼睛眨了眨,她都沒這份修為能寫得出雲符,那不易弟弟的師父是真的有些不得了哦。
沒了封印的“鐵棍”初看就是一根尋常的黑鐵棍罷了,可隨著暴露在外的時間加長,“鐵棍”似乎慢慢恢復了靈性,自己飄了起來,明明是一根鐵棍模樣,卻讓人如刀劍臨身,隱隱有切膚之寒。
華凝嘟了嘟嘴,這“鐵棍”賣相是不太好看,不過看在是他送的信物的份上就不計較了。
“兩位師父命我時刻帶在身邊,以自身氣機蘊養,大師父說等功德圓滿,這寶貝自會有變化機緣。可這機緣在何處,我卻不知。”洛不易悶悶,不太喜歡這種打機鋒的遊戲。
花韻嚥了咽口水:“寶貝啊!”
華凝道:“是不是要鐵匠打造一番?”她總覺得這“鐵棒”上的細紋有些眼熟。
“咱們晴雨城就有兩家鐵匠鋪,倒是可以去問問看。”花韻手託著腮,一臉的笑意,傻孩子,這種神材哪裡是普通鐵匠就能處理的啊!不過她倒是不想提醒,因為她很好奇華凝是否真的對此事有幫助,而且讓兩人去城裡轉轉也好,畢竟晚上她們就…
晴雨城到底是座小城,早市也沒多熱鬧,除了幾家賣蔬菜或早點的攤位店鋪前面還有些人,其他鋪子雖然早早的開了門,可半天也不見有個人進去。還有些靠手藝過活的人們,就著牆坐著,等待顧客上門,想著能多做些手藝活兒,能多補貼些家用總是好的。
孫阿婆在街口賣布好幾十年了,她年輕時織的布樣式好,手感也好,是這城裡數一數二的織娘,憑著這門手藝硬是獨自拉扯大了一雙兒女。可惜的是十五年前的“天變”發生了,她的一雙兒女掉進了地龍翻身的裂縫中,屍骨無存。
她苦啊,本來以為兒女長大了,該成家立業了,她也能抱的上孫子了,這是她盼了半輩子的福氣,想不到天不遂人願,她哭了整整兩天兩宿,眼淚哭光了,眼睛也哭瞎了。要不是有人把一個小女嬰遺棄在她那倒了半截的破房邊上,她早就想跟著兒女走了。
“小紅啊,昨晚上是跟誰去耍了?”孫阿婆笑眯眯的問。
“沒…沒跟誰…”孫小紅圓圓的臉蛋紅的跟蘋果似的。
“是不是那個叫林二蛋的呀?那孩子挺好,說話好聽,聽人說做事也勤快,是個老實人。還有那個鐵匠鋪的什麼彪什麼的,不是前天說要給你買個手帕嗎?是他不?他性子憨,要不是別人教他打鐵,他估摸著都找不到活計幹呢。”孫阿婆雖然看不見孫女長什麼樣子,可也知道定然是不錯的,因為有好幾個小子都故意來找咱小紅說話。
孫小紅對奶奶的嘮叨沒了脾氣,只好道:“是二蛋哥哥帶我去買糕點吃了,還讓我給您拿了一塊,我給放家裡了。”
“哦,是嗎?真是有心的好孩子啊!”孫阿婆放下手裡的碎布籃子,樂的直拍膝蓋。
孫小紅無奈,心裡卻也是喜滋滋的,只是手上的動作絲毫沒停,她們出攤比較晚,得加快動作才是。
“請問這位姑娘,可知曉這城中鐵匠鋪在何處嗎?”聲音悅耳清冽如泉水。
孫小紅忙回過頭,看向問話之人。只覺得眼前這位小公子真是俊俏,比女子還要好看,把身後的另一位長相不俗的少年男子也給比了下去。
此二人正是洛不易與華凝。
洛不易與華凝兩人出來後,纓兒並沒跟著他們,因為花韻老闆娘說洛不易有華凝這個有緣人跟著就行了,肯定能有收穫。
“咱們這條街上就有一家,兩位可曾見了?”孫小紅小聲回答。
“那家鋪子還沒開門,而另一家鋪子咱們卻沒看見在何處。”華凝答道。
兩人一路走來只發現一家鐵匠鋪,不知是不是因為還早,所以沒開門。這都走到街口了,又不知道另一家鐵匠鋪在哪裡,只好找人問路。
“另一家的位置是在…”
另一家鋪子的位置,孫小紅自然是知道的,可一是擔心奶奶獨自一人照料攤位不妥,二來是那一家鋪子在另一條街上,而她實在是不怎麼好意思去。
“丫頭啊,去吧,有句話說得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不用管我,我自己能顧得來。想當初要不是街坊鄰居們好心幫忙,瞎老婆子我早就活不下去嘍。”孫阿婆為人熱心,又想起自己的經歷,感慨不已。
“知道了奶奶,我快去快回。”孫小紅忙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