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歷史遺忘的角落> 第三章 四海終一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四海終一家 (1 / 3)

第三章 四海終一家

楊堅接下來考慮的,是如何結束江南那個政權的國祚,統一全國,做當年秦始皇能幹的事兒。

隋。建都長安。領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初期的人口都死北周“留給”隋朝的,官方統計是650萬戶(《隋書·卷四十二》),其實還有大量隱瞞人口。人口保守估計也有3千多萬。

陳朝。建都建康。傳至後主陳叔寶時,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的400餘縣、200餘萬人口。

3千萬對2百萬,這不是降維打擊嗎?楊堅剛開始也是這樣想的。

開皇元年(581年)3月,楊堅派出隋朝的兩員虎將賀若弼、韓擒虎分任吳州和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廬江(今合肥,作滅陳準備。9月,陳將周羅喉攻佔江北隋的胡墅(今江蘇六合西南。楊堅命尚書左僕射高熲節度行軍元帥長孫覽、元景山率軍伐陳。正當躊躇滿志準備一舉蕩平南方時,麻煩來了。

來了個為老丈人報仇的。

此人叫阿史那攝圖。阿史那,典型的突厥姓氏,他老丈人是誰?宇文招。眼熟?不用往前翻看,對,就是被楊堅設計一次性團滅的北周五王之一的趙王宇文招。

一個遊牧民族放羊的,怎麼還成了北周皇室的女婿了呢?因為,阿史那攝圖有個高階職稱沙缽略可汗。北周與突厥和親的結果,沙缽略可汗娶了北周皇室成員、趙王宇文招的千金公主。等等,這個千金公主的“千金”,可不是指千金大小姐,而是這位公主的職稱就是叫“千金公主”。

北方突厥為遊牧奴隸社會,自6世紀中期崛起,至沙缽略可汗時,控制著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興安嶺以西,黑海以東的遼闊地域,擁有騎兵數十萬。

隋文帝準備對南朝用兵時,沙缽略可汗以為老丈人復仇的名義,聯合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於581年12月,攻佔了臨榆鎮(今河北撫寧東,準備大舉攻隋。

真對老丈人有這麼深的感情?就是老王信讀者可能也不信。沙缽略可汗攻隋的動機,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感受到了侮辱。

這個侮辱就是,隋王朝停止對突厥和親了。中原王朝將能詩文、能彈琴、還能做女紅的,出身高貴的如花似玉的皇室公主們嫁到這些個苦寒之地,陪著這些個大老粗放羊頭兒,為了什麼?不言而喻。如今,楊堅硬氣了一回,堅決不再送女人換和平了,突厥就感受到了侮辱,不斷興兵南犯,威脅隋的統治。

世界上自古至今,沒有一個王朝能同時兩線作戰還能成功的。二戰時的日本軍部,當時分為北進派(打蘇聯)和南下派(打朝鮮、中國和東南亞),兩派爭吵不息甚至發展到互相暗殺。結果,蘇日諾門坎之戰,蘇聯為避免兩線作戰,拼盡全力一戰把進犯的日軍關東軍打成了不能生活自理,日軍的南進派才逐漸佔了上風。狂妄的奧地利小鬍子,也是在西線英國沒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悍然又在東線進攻蘇聯,走進了兩線作戰的死衚衕才最終自取滅亡的。隋朝新立,顯然更沒實力兩線作戰。楊堅審時度勢,決定變更原來計劃,改取南和北戰,先敗突厥,後滅陳朝的戰略。

突厥騎兵驍勇剽悍,戰鬥力堪稱恐怖,擊敗突厥談何容易?楊堅,卻很有信心。因為,他敏銳的發現了突厥的一個最大的弱點。

不團結。當時,突厥有四可汗,各擁重兵,沙缽略與阿波、達頭等可汗不和。當年我能一次性團滅你老丈人兄弟5個,如今我就有辦法對你們4個來個個個擊破。

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對突厥發動反擊。並且用長孫晟的離間之計,最後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 突 厥與西突厥兩部,讓4可汗為了汗位自相殘殺。584年,沙缽略可汗因為對隋作戰不利,向隋朝求和。

求和可以,得稱臣,稱臣後,我得給你們兩口子改改職稱。於是,沙缽略可汗成了"伊利俱盧設莫賀始波羅可汗",這一串串的字,看著令人腦殼疼,讀者們簡單記憶成“一破鑼”可汗就行了。她媳婦“千金公主”?改成了“大義公主”,還得改口稱楊堅為爹。楊堅轉而又成了“一破鑼”可汗的老丈人,而這個老丈人的身份不是透過屈辱的和親換來的,而是打得對手叫爹打出來的。

霸氣!

隋軍反擊突厥獲勝,北部邊患基本消除。前面說過是四國鼎立,除了隋朝、突厥和南方得陳朝,還有一個是誰?一個小的不想提但又不得不提的國家。

後梁,南梁武帝蕭衍之孫蕭詧所建,初都襄陽,後遷江陵。587年,楊堅出兵輕鬆滅掉了這個小割據政權。四國鼎立成了南北雙雄並立,南陳,自然成為楊堅的旌旗所向。

南朝能在天下大亂時安穩存活數百年,其續命劑即是長江屏障。外地入侵建都南方的政權,必須跨越長江天塹。而具體戰法,只有兩種。介紹這兩種戰法之前,先帶著問題看下文:一是蒙古大軍滅南宋為何要打釣魚城,打襄陽,成就了金庸先生塑造的郭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大上形象?二是蔣介石為何當年冒著上海被打爛的風險,也要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好,我們先來看這兩種戰法。

第一種,簡單粗暴,直接跨越。但,這得要求進攻方必須具有絕對壓倒勢的優勢,既要渡江,又要防禦,難度極大。很多不信邪的偏偏要走這條路的人,碰的鼻青臉腫的比比皆是。

如,北魏彪悍的騎兵部隊,數次望江興嘆,說的好聽點叫“飲馬長江而還”,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想吃吃不著乾瞪眼;

再如,金軍侵南宋,十萬精銳之師,只能鎩羽而歸。

強如世界噩夢的蒙古軍隊,進攻南宋,選沒選這條路?沒有。他們聰明的選擇了第二條路。

解放軍的百萬雄師過大江?那確實屬於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無論人心還是軍心,而且這是在熱 兵器時代。

第二種,陰險毒辣,插 你軟肋。先搶佔長江上游的巴蜀,長江上游的巴蜀地區除了具有天府之國的糧倉基地,還有地理優勢,退可以憑藉蜀道天險防禦,進可以出三峽沿長江而下,進取江左,直逼南京。這樣的成功戰例,不勝列舉。

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就是先取巴蜀。

再如,三國混戰,曹魏(後是西晉)的主要進攻方向就是蜀國。一旦蜀國政權掛了,魏(晉軍可以直接從巴蜀上游順江而下,支取孫吳。所以,諸葛亮這小子確實厲害,至死都堅持聯吳扛曹,可惜孫劉兩家話事人目光短淺,自己打起來了,毀了大局。

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蒙古軍隊滅南宋,也是想先取長江上游的四川,誰知道一個釣魚城釣了這幫放羊的N年,還搭上了一個。好在他們及時調整戰略,先拿下了中游的襄樊。

小日本狂妄的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後,初始戰略也是先取山西,從山西進入陝西,再取四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是也是南征北戰打出來的,也不是等閒之輩,果斷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將日本重兵牽制在了上海,使其速決戰變成了持久戰。雖然南京後來失守,也不影響該戰略的成功,畢竟,巴蜀地區牢牢的控制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裡,進可攻,退可守,最終趕跑了這幫後來只會拍愛情動作片的島國蠻人。

587年,駐守宜昌附近狼尾灘的陳朝守軍,突然發現江面上浮浮沉沉的飄來了一宗宗物件,打撈上來一看,是些廢舊木料。拿給主將看,主將大驚失色壞了,隋人要對我們動手了。

陳軍守將何以作出如此判斷?因為,前述兩種戰法,無論哪種,都得需要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工具。對,當然是船。這些廢舊木料,應該是上游的隋軍造船剩下的。

楊堅需要船,587年,他把這個造船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心腹。

楊素。楊素為弘農楊氏之後,其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此時的楊素,43歲,為大隋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游。如何用最簡潔的詞語描述此人?奸人、狠人、超人。

楊素治軍極嚴。每次開戰前,喜歡做一件殘忍的事兒殺人。他經常把犯了錯誤計程車兵陣前斬首,殺雞駭猴,以儆效尤。敵我雙方擺開戰陣時,他一般不是令全軍衝鋒,而是選派二百敢死隊衝陣,勝了戰後重賞,衝不進去敢逃回來的?全部砍頭。在此戰術下人人奮勇,軍隊戰鬥力極強。

所謂的領導藝術,就是對下屬狠一些。

楊素軍事素養極高,北擊突厥時屢立戰功。騎兵作戰是突厥人強項,中原軍隊一般只能以步兵和騎兵靠戰車、鹿角、戰壕等互相配合防禦。楊素在和突厥人作戰時,卻一反常態,把僅有的騎兵調到最前面打頭陣,以騎兵PK騎兵。突厥軍隊看到非常高興,猶如TTTK的西班牙足球隊突然看見一貫防守反擊為主的義大利足球隊要跟他們打對攻,紛紛下馬祭拜天地,以為上天在幫助他們。

結果,楊素趁突厥麻痺,指揮騎兵旋風出擊,出其不意的猛衝,步兵跟後掩殺,打的突厥騎兵隊形散亂,成了散兵遊勇。有組織對無組織即是降維打擊,突厥騎兵大潰。然而,等隋軍得勝回營,卻個個大驚失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