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齊心協力,每天下了學,就窩在房中抄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幾日下來,映芸的字倒是練得老成了許多。
原本抄夠了份數,阿琳就可以去兌換銀子了,可映芸偏偏將賺來的銀子又買了筆墨紙張,繼續抄。
抄他個天昏地暗。
阿琳詫異於她的轉變,挑燈夜戰時,鬆了鬆手腕,指著牆角高高壘起的書卷,問:“哥,真的還要抄嗎?萬一賣不出去,我們屯的這些,可都成了廢紙了!”
映芸打著保票,說:“你相信我,用不了多久,這些書會很值錢,多抄一份,我們就能多賺一筆銀子。我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就靠它了。”
阿琳嘆了口氣,搖頭說:“哥,你這是哪兒來的自信啊?”
映芸朝他挑挑眉毛,笑說:“這是來自三百年後的自信。”
“三百年後?”阿琳愈發質疑了,道:“要是它三百年後才值錢,我們抄的這些早就被蟲蛀掉了!”
阿琳說來說去,就是不相信,這麼一本太監,能有什麼前途?
映芸鞭策道:“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少廢話,快抄。”她想了想,又道:“對了,你剛才提醒了我,我們的房間溼氣大,萬一被蟲蛀了怎麼辦,明兒起,若開太陽,你就拿去院子曬書吧。”
“啊?!”阿琳如洩氣的皮球,耷拉著腦袋,嘀咕道:“早知道,我就不去攬這個活兒了。”
隨著第一波《風月寶鑑》的發行,京城的書攤上銷量與日俱增,不少文人都說,此書乃界的新秀。
據阿琳打聽,此書還要靠脂硯齋的渲染,推波助瀾之下,已經有戲班子連夜排上了戲文,一旦流傳起來,大有風靡一時的徵兆。
正巧,宮中幾次設宴,都是陳舊的曲目,南府為巴結太后,便將《紅樓夢》的選段編排成了戲曲,於宮宴上演出。千千吧
太后對《紅樓夢》亦有濃厚的興趣,命南府將話本子遞上來。
當太后翻閱著手上的書卷時,眉頭漸漸鎖了起來,因為其中的一冊,她隱約瞧著像是出自映芸的筆跡。
難道她還活著?
《紅樓夢》剛剛才在京城流傳起來,推算時日,映芸應該就在京城了。
可是,為何她動用了粘杆處,還是無法找到她的下落?
“祥芝,”太后喚了她進來,將手上的書冊交給她,道:“吩咐下去,遍尋京城,我要知道這冊抄本是出自何人之手?”
“是。”
有了太后的青睞,京城中的《紅樓夢》格外暢銷,更有小道訊息說,此書中藏了一個對太后來說很重要的人。
此書,又驟然覆蓋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令京城人士趨勢若騖,紛紛購買傳閱,想要一探究竟。
一時間,此書的價格水漲船高,短短半月,已漲到了五六兩銀子一冊了。
阿琳歡喜地跑回鹹安宮,拎著滿滿一個錢袋子,說:“哥,我們賺了好多錢!”
映芸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說:“現在你相信我了吧,我就說會賺錢。”
阿琳嘆了口氣,遺憾地說:“早知道再多抄一點。”
映芸笑著說道:“有錢難買早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