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芸在瀛臺小住了幾天,將周圍的景緻都逛遍了,才隨皇帝回了紫禁城。回宮那日起,隆冬的雪就下個不停,只能躲在暖和的寢殿裡。
年關的前幾日,映芸才去了趟慈寧宮,與太后商量著除夕乾清宮宴之事。
太后懷揣著手爐,仍覺得有些冷,嘆道:“這兩年,我越來越覺得上了年紀,手腳涼得厲害。”
映芸凝眸看了看她,乾笑道:“老佛爺,您不會是要掛了吧?”
太后抬手敲了一下她腦袋,道:“大過年的,能說點吉利話嗎?”
映芸撇嘴一笑,道:“這不跟您開玩笑嘛,老佛爺您要長命百歲,這樣才能罩著臣妾,對吧?”
太后無奈地搖了搖頭,又道:“我看你這歲數都不知長在了那兒?這麼多年了,還是一副老樣子,能有些長進嗎?”
映芸不甘地嘟嘴,道:“臣妾哪兒差了?您瞧,宮裡不是被臣妾管得井井有條嗎?一派祥和,老佛爺您就安享晚年好了。”
太后悠悠地說道:“不提後宮也就罷了,你瞧瞧那些個嬪妃們,被你一個個打壓成什麼樣子了,自純貴妃以下,連大氣都不敢透一個。”
“那是臣妾馭下有方!”187
太后嘆了口氣,道:“淑嘉皇貴妃走後,東西六宮相繼沒了好幾個主位,總是不成樣子的。依我看,今年可定一兩個主位,後宮也可齊全些。”
映芸疑道:“若要晉升主位,那就要從貴人裡頭挑。眼下的幾個貴人裡,就屬豫貴人、蘭貴人、林貴人最為出挑些,老佛爺您這又是瞧中了誰?”
太后道:“林貴人出身低了點,代掌承乾宮已是格外看重了,不宜再晉。倒是豫貴人和蘭貴人,一個是與你志趣相投的,一個是你母族的親眷,趁著年底,一併升了位份,你看如何?”
映芸思忖著,道:“晉封豫貴人,臣妾倒是沒意見。至於蘭貴人,臣妾總覺得她心思太多,還是防範著比較好,過兩年再說吧。”
太后依了她,道:“你是後宮之主,那就聽你的。不過,貴妃之位,這兩年一直都是純貴妃一人獨大,難免生出傲慢之心。不若再晉一位貴妃,兩人制衡著,宮中也可少些風浪。”
純貴妃仗著一人之下的地位,碾壓嬪妃們,亦無人敢吭聲。一子一女又許了極好的婚事,勢頭確實太猛了些,給她樹一個勁敵,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映芸想著,道:“妃位裡,舒妃是全然不必考慮了,愉妃的魄力不夠,也就剩下了令妃,能與純貴妃一較高下。”
太后道:“我正是這個意思,宮裡有了兩位貴妃,天平才不會傾斜。另外,巴特瑪也學了一年的規矩,皇帝要籠絡回疆,就趁著年關,一起冊封了吧。”
映芸對此並無異議,反正後宮人多,不差這幾個了。
兩人商議之後,又回稟了皇帝,並將晉封的名冊遞了上去。宮中已有數年沒有晉封了,眾人對今年的乾清宮宴,更是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