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歸來是你也是詩> 三 吳亦生的女朋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 吳亦生的女朋友 (2 / 2)

吳道、吳亦生和胡一凡來到酒店,發現孟一虹當年第一次請吳亦生吃飯的那個包間正好無人,他們就要了那個包間。

一走進包間,吳亦生就對胡一凡說:

“一凡,你知道嗎,這個包間就是當年我和孟媽媽第一次見面的地方。當時我對她非常無禮,可是後來她對我就像是親生兒子一樣,甚至比我的親生母親還要好。可惜,她現在不在了,不然就能見到你。”

說著,吳亦生的眼睛溼潤了。

“孟媽媽一定和我媽媽一樣,是一個非常好的母親。”胡一凡說。

“亦生,今天不說你孟媽媽的事情。明天我們三個人一起去看看你的兩個媽媽。”吳道對吳亦生說。

“好。”吳亦生和胡一凡異口同聲說。

吳道讓胡一凡點菜,之後又讓吳亦生點,最後自己點。菜一盤一盤上來,三個人就開始吃。

吳道對胡一凡還有很多事情都不瞭解,吃飯之時就問她:

“小胡,我聽吳亦生說,你在北京是幹網路文學編輯,是嗎?”

“是,叔叔,我在縱橫文學做編輯。”胡一凡說。

“那是一家大型的網路文學平臺,和我的公司也有一些業務往來。”吳亦生說。

“那很好,你們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可以增加相互的瞭解。”吳道說。

“你說的很對,爸爸。”吳亦生說。

“小胡,吳亦生可能和你說過我的工作了吧?”吳道對胡一凡說。

“他和我說過了,我知道您是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是知名的學者。”胡一凡說。

“那都是虛名。方州大學如果放在北京,什麼都不是。我雖然在大學裡教文學,但對網路文學的瞭解不是很多。現在大學文學課對這方面的內容,關注還是比較少。小胡,你做網路文學編輯,具體是做什麼工作?”吳道說。

“叔叔,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載體變了,傳播形式變了。網路文學編輯和傳統的文學編輯也沒有本質的不同,都是收稿、審稿,如果作者不能按時更新,我們還要催稿。

不過,我們比傳統文學編輯工作量其實要更大一些。因為網路文學人人都可以寫,每天可能都會有新的作者、新的作品出現,我們要隨時關注,不能錯過優秀的作者和作品。

再加上,有很多網路文學作家因為發文前沒有仔細審稿,或者寫著寫著構思發生了改變,會經常修改已經發布的章節,這也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胡一凡說。

“一凡說的沒錯。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快,我和一凡一樣,每天都很忙。不過,我們都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累也值得。”吳亦生說。

“小胡說的很對,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都是文學,只是載體不同。現在我又知道了一件事,網路文學編輯和傳統的文學編輯也都是編輯,都需要很高的素質和責任心。

這個時代,網路文學給了每個人成為作家的機會和可能,有很多網路文學作家一點不比傳統作家差。”吳道說。

“叔叔,你說的很對。有很多網文作家都是非常出色的。比如筆名為浮萍漂泊的作家寫的端莊典雅,很有古風。還有殊姝、凱麗、一隻菜雞等作家寫的也都不錯。”胡一凡說。

“小胡,你是網路文學編輯,你的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吳道說。

“我爸爸在銀行工作,我媽以前是在作協工作,現在已經退休了。不過,他們很多年前就離婚了,我一直和我媽生活。我學文學專業,當網路文學編輯,主要是受我媽的影響。”胡一凡說。

聽到胡一凡父母多年前就已經離婚的訊息,吳道不好再往下追問她家庭的情況。從胡一凡的工作和言談舉止,完全可以判斷出她是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女孩,和吳亦生很般配。

第一頓飯,三個人非常融洽。吳道和胡一凡都給對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第二天開始,吳道、吳亦生和胡一凡開始在家中做飯。吳亦生曾經和孟一虹學過做飯,能幫吳道的忙。讓吳道略感意外的是,胡一凡也會做飯,而且做的還不錯。這就讓他對胡一凡更加滿意。

臘月三十下午,吳道帶吳亦生和胡一凡到了施青青和孟一虹的墓前祭拜,也帶這兩個死去的妻子“回家過年”。吳道面對施青青和孟一虹的墓說:

“青青,一虹,我們的兒子帶女朋友來看你們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