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生上大學以後,吳道已經習慣了他不在家的日子。如今孟一虹又一次離開了他,而且是永遠的離開,對於吳道而言,整個世界都變了。
一個人在家,吳道常常陷入無邊的憂傷之中,走在路上也時常忘記方向。孟一虹去世以後,吳道第一次開車就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發生了追尾,這還是他買車之後第一次發生事故。
吳道不敢再開車,怕開車的時候會因為心不在焉而撞到別人,他覺得在失去孟一虹之後,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再安穩地開車了,於是就賣掉了家中的汽車。
吳亦生希望吳道到北京去生活,那樣他就可以照顧父親。吳道還不想這麼早就離開方州,這裡有他和孟一虹太多的回憶。而且有大學老師這一份工作,他還可以透過給學生上課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真到了北京去,天天無事可做,只會讓憂愁更甚。
至於未來要不要到北京去,和吳亦生一起生活,吳道其實還沒有考慮好。因為吳亦生未來極有可能會在北京結婚,並一直生活下去。
吳道如果和兒子、兒媳婦生活在一起,三個人會都覺得不方便,未來的兒媳婦是怎樣的性格,是否歡迎他,也都是未知數。況且北京的房價又是那樣高,一切都要慎重考慮。
吳道當然也有一個心願,那就是看到吳亦生結婚生子。這個願望曾經是吳河、吳陽和李梅共同的心願,曾經對三位長輩和吳道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因為曾經飽受催婚之苦,吳道沒有對吳亦生提任何時間上的要求,但他深知情投意合、有共同語言對婚姻中的兩個人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吳道對吳亦生說,婚姻是人生大事,找女朋友,可以不看重學歷、工作和相貌,但是兩個人必須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在人生觀、價值觀上保持一致,至少不能是背道而馳。
吳亦生上大學時沒有找女朋友。參加工作之後,因為工作太忙,交際圈子又比較狹窄,他一直沒有時間談戀愛。孟一虹去世一年後,有人給吳亦生介紹了一個女朋友。
女孩叫胡一凡,比吳亦生小一歲。胡一凡是北京一所綜合性重點大學文學專業畢業,在縱橫中文網做網路文學編輯。
吳亦生和胡一凡雖然上的不是同一所大學,但兩個學校距離非常近,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又都與網際網路有關,因而兩個人一見面就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可以說。
再加上吳亦生雖是理科生,但是從小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上大學以後也還是經常閱讀文學作品,有很高的文學修養,他和胡一凡就有了更多的共同點。
第一次見面之後,吳亦生和胡一凡就都覺得對方很好。交談之後,胡一凡知道了吳亦生的父親是大學文學專業老師,對吳亦生和吳家又增添了幾分好感。幾次約會之後,他們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係。
春節假期將至,吳亦生決定把胡一凡帶到家中和父親吳道相見,並提前把事情告訴了吳道。在此之前,吳亦生已經把自己交往女朋友的事情告訴了吳道。吳道對胡一凡有了一定的瞭解,也一直希望能儘快見到她。
為了迎接胡一凡的到來,吳道找了鐘點工來把家中收拾得乾乾淨淨,之後又去買了很多菜和肉回來。
臘月二十九下午,吳亦生和胡一凡乘坐高鐵來到了方州,之後乘坐計程車到了方州大學教師公寓樓。
見到胡一凡的第一眼,吳道就愣住了,因為面前的這個女孩竟和年輕時的司百芳有幾分相似。一個念頭在吳道腦中閃過:胡一凡會不會是司百芳的女兒?
然而他當即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司百芳的丈夫姓徐,他們的女兒即使不是跟父親姓,也是跟母親姓,斷然沒有姓胡的道理。
吳亦生介紹吳道和胡一凡認識,胡一凡把給吳道買的禮物送給了他,那是一套衣服和一盒茶葉。衣服很合身,茶葉也是吳道喜歡喝的,他對胡一凡說:
“小胡,謝謝你給我買的禮物。北京是大城市,方州是一個小地方。來到這裡,如果有不適應的地方,儘管和我說。”
“叔叔,方州挺好的。我雖然以前沒來過方州,但也有一些瞭解。方州和北京一樣,有很悠久的歷史,也出過很多名人。”胡一凡說。
聽了胡一凡的話,吳道更覺難得,他對吳亦生說:
“亦生,我前幾天找鐘點工把整個房子都收拾了一遍,客臥買了新的床上用品,讓小胡住那個屋就行。這幾天你照顧好小胡。”
“肯定會照顧好的。”吳亦生說。
“你們哪天回北京?”吳道說。
“我們正月初三就回去。我和一凡商量好了,年前我帶她到咱們家來,年後她再帶我去她家。”吳亦生說。
“行。這樣安排挺好。”吳道說。
吳家是三居室,孟一虹在世時,吳道和孟一虹住一間,吳亦生住一間,剩下的一間臥室是來客人時住的地方。吳亦生把胡一凡領到了客臥。
一會兒就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吳道長期照顧吳亦生,又和孟一虹學過做飯,所以一般的飯菜他還是可以做出來的。
但是,他覺得胡一凡第一次到家裡來,這第一頓飯應該到外面去吃,會更好一些,就和吳亦生、胡一凡提出去外面飯店裡吃飯,品嚐一下方州的特色菜。
胡一凡初次到吳家,不好表態,吳亦生覺得這樣不錯,於是就定下來了晚上去外面的飯店裡吃飯。
孟一虹活著的時候,吳道一家有時候也會到外面去吃飯,主要是吳亦生的生日和吳道、孟一虹的結婚紀念日,最常去的飯店就是孟一虹第一次請吳亦生吃飯的那個酒店。一是因為那裡很近,二是因為那裡環境很好,做的飯菜也很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