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去給學生講課,楊在行繼續考慮給施青青安排工作崗位的事情。
他知道施青青沒有文化,以前就是一個飯店服務員,但如果真讓她幹做飯、掃地這種體力活,好像也不合適。吳道是大學老師,又是輔導學校裡掛名的副校長,還是自己的表哥,媳婦卻是個打雜的,傳出去好說不好聽。
楊在行見過幾次施青青,知道她長得漂亮,稱得上是一個美女,他再三考慮之後,決定給吳道一個面子。
吳道講完課以後,又來找楊在行。楊在行對他說:
“哥,嫂子來這裡上班的事情我想過了。不用讓嫂子幹做飯、擦桌子、掃地那些體力活。”
“那讓她幹什麼呢?她可當不了老師,輔導不了學生。”吳道說。
“哥,你怎麼忘了呢,咱們這裡還有一個前臺啊。現在前臺只有一個人,有時候忙不過來,讓嫂子過來在前臺幹接待就行了。
前臺工作很簡單,嫂子一定幹得了。再說了,嫂子人長得漂亮,在前臺那裡一站,等於是給我們做廣告了。”
“還是你想得周到,我就沒想到前臺。”
離開輔導學校之後,吳道坐公交車回家。
想起楊在行給施青青安排工作的事情,吳道忽然覺得很感激這個表弟,如果楊在行沒有在方州辦輔導學校,現在還真不知道該給施青青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吳道明白這是楊在行給了自己很大的一個面子,自己也應該投桃報李,以後多去輔導學校給學生講講課,以增加輔導學校對外界的吸引力。
回家之後,吳道把工作的事情告訴了施青青。施青青聽說自己要去輔導學校的前臺做接待,也是非常高興,她對吳道說:
“楊在行這個人還真不錯。對了,我要去前臺幹接待工作,是不是要買一套漂亮點的衣服啊?”
“對,你是該買套衣服再去上班。還有,你的手機也舊了,也應該買個新的。”吳道說。
吳道和施青青把吳亦生放在嬰兒車裡,去逛商場。吳道給施青青買了新的衣服和智慧手機,還順便給吳亦生買了新的玩具。
施青青上班之後,李梅和施青青的母親輪流到吳道家中照看吳亦生。因為施家就在方城區,往返更方便,所以施青青母親照看吳亦生的時間要更多一些。
前臺接待工作很簡單,施青青也很快就適應了這份工作。
吳亦生雖然身體長得很快,但學走路、學說話都很慢,一歲三個月的時候他才學會自己走路,說話也漸漸清晰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吳亦生的面貌也悄然間發生了變化。剛出生時,吳亦生長得很像施青青,此時,他和施青青的相同點卻越來越少,只有施青青知道他究竟像誰。
看出吳亦生的變化之後,施青青內心又焦慮起來,她害怕吳道還有其他人也會看出吳亦生不像吳道,便和吳道提出,兩個人再生一個孩子。
吳道並沒有發現吳亦生的變化,但也猜出了施青青的想法,就答應了下來。
吳、施兩家的長輩都很支援吳道和施青青的決定,吳道工作穩定,收入也可以,即使是一個人上班,也完全養得起兩個孩子,況且如果真生了二胎,兩家的長輩也可以幫忙照看孩子。
雖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反對吳道和施青青生二胎,但他們定期行夫妻之事,施青青卻始終都沒懷上。
如果施青青沒有生吳亦生的話,兩家的長輩肯定會讓他們去醫院做檢查,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吳亦生的存在,讓所有不知情的人都認為吳道和施青青的身體沒有問題,能懷上第一個,就能懷上第二個。而且因為有了吳亦生,二胎就只是“可以生”,而不是“必須生”。
施青青雖然想要生二胎,但也想不出去醫院檢查。施青青究竟為什麼懷不上孩子,沒人知道原因。
吳道沒有發現吳亦生的變化,卻發現了施青青的變化。
他原以為施青青是一個沒有什麼追求、也沒有任何心機的人,她既沒有文化,又沒有能力,能在楊在行的輔導學校找到一份還算是體面的工作,就應該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