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打車,多貴啊,我們該坐公交車。”
“媽,你就別在乎這點錢了。”吳道說。
“你這個孩子啊。”
“媽,你吃飯了沒有?”
“你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正吃著飯呢。打完電話,我趕緊把飯吃完,就坐車過來了。”
路上,吳道把給孩子起名字的事情告訴了李梅。
計程車很快就到了醫院,吳道帶李梅來到病房。李梅和施青青父母見面,互相打了招呼。施青青父親對李梅說:
“大哥沒來嗎?”
“他沒來,我公公身體不好,離不開人。”李梅說。
李梅來到床邊看孩子,施青青父母也走了過來。這時本來在睡覺的吳亦生醒了過來,還睜開了眼睛。李梅看著吳亦生說:
“這孩子長得好看。”
“姐姐,你看孩子長得像誰?我和青青她爸都覺得,孩子長得和青青更像。你看這鼻子、嘴、眉毛、眼睛都和青青很像。”施青青母親對李梅說。
李梅仔細端詳吳亦生,他的相貌似乎的確找不出和吳道相像的地方。但要想找到一個嬰兒和任何一個成年人的共同點,只要仔細去找,就總是能找到的,李梅最終還是發現了吳亦生和吳道的共同點:
“青青的眼睛小,這個孩子的眼睛長得像青青的,但是比青青的大。還有耳朵,青青的耳朵小,這個孩子的耳朵大。這兩個地方,都是遺傳了小道。”
施青青和她父母聽李梅這麼一說,也開始注意吳亦生的眼睛和耳朵,越看越覺得和吳道的很像。施青青對吳道說:
“吳道,你看,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是不是和你的很像?”
吳道看了看吳亦生的眼睛和耳朵,說:
“是挺像的。”但他心裡想的卻是:這個孩子根本不是我的親生兒子,怎麼可能有共同點呢?
“耳朵大,是福相,長大了肯定和吳道一樣,能上研究生,當大學老師。”施青青父親說。
“對,有吳道教育孩子,以後肯定差不了。”施青青母親也說。
施青青看著自己的孩子,聽著人們的誇讚之詞,心情格外高興,就讓吳道緊挨著吳亦生,仔細觀察他們父子二人,好找他們的共同點。
此時的施青青已經完全忘記了這對父子並沒有血緣關係。
兩天後,施青青出院,回到了家裡。李梅在那裡住了兩天就返回了齊城縣,施青青母親留下,繼續照看施青青坐月子。而吳道則完全聽從兩位母親的吩咐,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讓怎麼幹就怎麼幹。
施青青母親越發覺得,吳道這個姑爺找的好,而施青青也覺得自己嫁對了人。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施青青可以自由走動了。施青青沒有工作,專門在家看孩子,而吳道的空閒時間也比較多,兩個人照顧吳亦生已經足夠,施青青的母親就返回了自己家。
六月底,吳國棟從方州學院畢業。張春梅特意帶他到了吳道家中拜訪,還拿來了很多禮品,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
張春梅看過吳亦生之後,也說孩子長得好,長大了肯定有出息。張春梅和施青青說了幾句話之後,施青青要給孩子餵奶,吳道就和張春梅、吳國棟到了客廳裡。
吳道招呼張春梅、吳國棟坐在沙發上,又給他們倒了水,三個人聊天。吳道說:
“國棟現在畢業了,我這段時間太忙,也沒顧得上問,國棟找了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我去咱們齊城縣的民政局上班。”吳國棟說。
“這事兒還得感謝你呢,如果不是當初你幫忙,吳國棟就上不了本科,上不了本科,現在就是有關係,想進機關事業單位,也不容易,現在的社會,沒有學歷,幹什麼都不行。”張春梅對吳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