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歸來是你也是詩> 上部:聚散 第四十九章 啟程去方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上部:聚散 第四十九章 啟程去方州 (1 / 2)

八月初的時候,吳道就給孟一虹打過電話,詢問哪一天去方州學院報到。孟一虹告訴吳道,學生是九月三日開學,讓他九月一日去報到就可以。

吳道盼望著九月一日快點到來,他每天撕下一張日曆,倒數著日子。終於,日曆上的日期變成了九月一日。

家人知道吳道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便在出門之前一再叮囑他到了單位以後要和領導、同事搞好關係,該送禮的送禮,該請客的請客。吳道不想辯解什麼,便默默地聽著。當然,除了工作之外,家裡的長輩們更關心的是他的婚事,他們盼著他結婚,已經盼了很多年了。吳陽對吳道說:

“別人家的孩子初中、高中畢業的時候,就把女朋友領回家了,高中你忙著學習考大學,沒有女朋友還說得過去,大學四年,研究生三年,中間還上了一年班,這都八年時間了,你這一個女朋友都沒領回來,真是讀書讀傻了。”

“眼看著再過兩年都三十(虛歲)了,再不結婚,讓村裡人笑話。上班以後要趕緊找個女朋友,不能光想著看書,書裡又沒有媳婦。找個女朋友趕快結婚才是正事,別的都可以拖,這個事不能再拖了。”李梅說。

“我聽說,在行在大學裡找了一個女朋友。小道是該找一個女朋友了,但不能找條件太差的,咱們孩子長得不差,工作又好,學歷還這麼高,一定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才行,要有正式工作,不是研究生,最起碼也得是個大學生才行,長相也不能差。娶一個咱們莊裡條件最好的媳婦回來,再生個大胖孫子,讓他們眼紅去吧。”吳河說。

“爭取年底把女朋友領回來。”吳陽說。

幾位長輩說得正起勁,吳道卻完全沒有聽進去,他心裡想的是他和司百芳的約定,如今司百芳二十五歲,距離四十歲的約定還有十五年,又想到,在古人看來,四十歲的確“老”了,三十八歲的蘇軾就自稱老夫,但現在已經不是古代,巴金四十歲結婚,魯迅四十六歲才和許廣平在一起,薩特與波伏娃一生都沒有結婚,金嶽霖也守候林徽因一輩子,自己不過才二十七歲,再過十五年也不過四十二歲,有什麼好著急的呢?但這些話是不能對家人說的,不然他們一定會認為他是著魔了,還會告訴他,司百芳的腦子一定有毛病,世上的好姑娘多的是,傻子才會相信那種四十歲結婚的話,真到了四十歲,孩子都生不出來了,還結哪門子婚?就算是天仙,也不能要。不管家人說什麼,吳道都只能聽著,並做出會照辦的樣子,這樣才不會惹來更多的麻煩。

“等會兒,你姑父就來了,你坐他的車去方州。”吳陽又對吳道說。

這時候的吳陽已經五十二歲,身體大不如前,不再幹重體力活,而是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工廠當門衛,他和另外一個人兩班倒,輪流上白班和夜班。吳道離開家的那天,吳陽是上夜班,白天在家,也就有時間去送自己的兒子去汽車站。吳陽原本打算騎三輪車把吳道送到汽車站去,但楊成志前一天晚上打來電話,讓吳道不要去汽車站坐車,他要自己開車送吳道去方州學院。

吳道自然是不願意坐楊成志的順風車,不僅僅是因為他和楊成志的人生觀、價值觀差異太大,還因為不管什麼事情,他都不想麻煩別人,但奈何爺爺和父母都很樂意,他也就不好再推辭。

之所以讓吳道去坐楊成志的車,吳陽和李梅想的是省錢。坐楊成志的車可以省下齊城到方州的路費不說,吳道到方州汽車站以後再去方州學院的錢也可以省下了。況且吳道的行李很多,不僅有衣服和鞋,還有膝上型電腦和一套被褥,這麼多東西,攜帶不方便,有一輛車能送到地方,也要方便得多。

吳河想的是見見姑爺楊成志。一年前楊成志官升一級,成為了楊家莊村的支部書記。楊成志一直就覺得楊家莊三個字太土氣,一上任,他就把村名改為了“向榮村”,取欣欣向榮之意。三個月前他賣掉原來開的麵包車,買了一輛新的轎車,還是一輛讓人羨慕的大別克,據說花了二十多萬。現在又傳出來,以後要成立社群,好幾個村組成一個社群,楊成志是社群書記的熱門人選。小黃莊的人都說吳家找了一個好女婿,吳河很喜歡和楊成志聊天,楊成志說的話他都愛聽。好女婿開車去送他引以為榮的孫子,吳河想一想就覺得這件事情很美,很值得和別人說道說道。

九點半,楊成志開著嶄新的別克轎車到了吳家,一同來的還有吳道的姑姑吳月。他們給吳河買了不少的禮物,吳河非常高興,要留他們在家裡吃完飯再走,楊成志說:

“我們就不在這兒吃飯了。在行暑假沒回來,他和女朋友兩個人在方州市裡辦了一個輔導班,一個暑假能掙一萬多呢。他們倆和我們說好了,到方州以後,要請我們吃飯。”

“他們還說讓你也去呢。”吳月對吳河說。

“一個月就一萬多,在行能掙這麼多錢啊!他也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這麼小就能掙這麼多錢,還找了女朋友,大學畢業就能結婚,再過兩年就有孩子了。方州我就不去了,路這麼遠,光是坐車就受不了。”吳河說。

“現在辦輔導班,可掙錢了。市裡邊的孩子一到了暑假就沒人看著,就都到輔導班來了。”楊成志說。

“還是城市裡面掙錢容易啊!”吳河說。

“是啊,我去過好幾次方州市裡了,現在方州建的比濟州還好呢。”楊成志說。

對楊在行在濟州辦輔導班的事情,春節吳、楊兩家人互走親戚時,吳家人就已經知道了,但只有吳河相信事情是真的,吳陽和李梅都認為那是楊成志和吳月在吹牛,因為楊成志打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吹牛,說話沒譜,楊在行一準沒有他說的那麼好,吳月原來是不吹牛的,但和楊成志生活了這麼多年,她的話也不能全信。現在楊成志說方州比濟州還好,吳陽和李梅更加覺得楊成志說的話都是在吹牛了,方州就算再好,還能比得上濟州?這是欺負我們沒去過這兩個城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