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眾暗衛見沈沐瑤帶了個婦人和孩子回來時,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吃驚的。可也沒人多問,只是都默默準備多了一份乾糧。沈沐瑤簡單的跟各位說了一下情況,大家皆是瞭然,看向那母子的眼神也都友善了不少。今天有剛獵的野雞,阿遊遞給小天一個雞腿,他都是怯怯地接過來。小天不知多久沒吃過肉了,抱著那雞腿都捨不得下口,還是看著要涼了才小口撕下一塊。沈沐瑤心疼他,將自己的肉撥給了他:“吃吧。”
小天驚訝地看了她一眼,小聲的說了聲“謝謝。”
沈沐瑤看著他,心裡多了些悲涼。這麼個孩子啊,原本這時應該是上學堂,幫父母乾乾活,有平安幸福的生活的,卻被戰亂逼得要這麼顛沛流離,背井離鄉。這世上,還有多少個這樣的“小天”,還有多少個這樣四分五裂無處可走的家庭?她不敢細想。
這時她才越發覺得,蕭珩所去為之奮鬥的事情,是這麼的重要。蕭珩去為天下百姓的幸福,那她呢?她作為他的妻,就只能躲在他後面,等待那些榮華富貴嗎?不,她不要。她能救一個小天,也能去保護更多這樣的苦命孩子。
她也要去救民,她也要幫蕭珩。
一個堅定的想法,漸漸種在了她心裡。
這座山不大,走了兩三天就到了山腳。沈沐瑤一行人走了半天,才發現似乎有哪裡不對勁。
這裡太靜了,不是安靜,是一種死寂。
他們警惕起來,暗衛都握緊了手中的劍。面前出現了一座牌匾,上面大大寫著“陽新村”。是啊,明明是一個村子,又怎會如此寂無人煙?
走進這個小村落一會兒了,還是沒什麼動靜。沈沐瑤漸漸有點放鬆,也許是這裡的人們往外搬了,村子就這麼死下來了。可她還沒出聲叫各位放鬆,就聽到一聲咳喘。
是在左邊的小屋裡傳來的。這咳喘好像是會傳染,接著又從四面八方傳來一聲聲咳嗽。每個人的神經再次繃得緊緊,沈沐瑤和阿遊交換了個眼神,走到一處小屋門前:“有人在嗎?”
無人應答。她又換到另一屋門前:“有人在家嗎?”
這次倒有了些窸窣聲響。有人走到門邊,卻並未開門,而是在門後響起一個沙啞的聲音:“走吧走吧,在這地方待著遲早會死的!”
沈沐瑤見有人應答,招招手召來幾位暗衛,又再問:“我們是經過此地的過路人,這是發生了些什麼?村子裡又為何會如此寂靜?”
對方沉默了良久,沉默到沈沐瑤認為他已經不在了的時候,才傳來一聲悠長的嘆息:“月前有人上山,回來後得了一種怪病,不知怎的傳染了起來。這村子人多啊,傳著傳著,就這樣了。”
沈沐瑤道:“沒有大夫醫治嗎?”
對方恥笑了兩聲:“大夫?哪請得起大夫?來是來過兩個所謂的朝廷大夫,可看了沒幾眼就說沒救了,還將路子堵上,不給我們出去……都是些什麼人吶!”
那人頓了頓,又道:“快走吧,會連累你們的……”
幾個暗衛相視一眼,也決定離開,不要誤了路程。眾人紛紛上了馬,沈沐瑤卻還在那站著。阿遊喊了她一聲:“沈姑娘,走吧!”
沈沐瑤站在原地,心裡千般打結。
她是醫者,是大夫,見不得有人死在她面前。蕭珩,阿青的爹,都是她一手救下的。可是她能救一人兩人,救得了這一村子人嗎?更何況這不是小病小痛,這會傳染,稍不留神就搭上自己的命。
有必要嗎?
可她無法想象這門後邊會是怎樣一道慘狀。可能有人在垂死掙扎,母親拉著孩子的手白髮人送黑髮人,丈夫抱著妻子痛哭流涕,那無邊的絕望蔓延著整個村莊。
她是醫,醫病救人是她的責任。無論人多與否,此病難治與否,她都要一試。
這是一位醫者最基本的素養。
她下定決心,轉過身去:“我不走。醫病救人,是我沈沐瑤之職責。我不能見死不救。”
眾人皆是一愣。又有誰不想幫忙?可他們力量太為微弱,他們只能選擇離開,選擇最有利最可行的。阿遊先勸起來:“沈姑娘,你也聽了,這整個村子都被傳染了,你再湊上去也加重自身危險,更何況你救得了這麼多人麼?”
“救不了也要救。我是醫,我不能丟下每一個眼前的病人揚長而去。我留下,你們離開吧。”
阿遊見她心已決,不知道該說什麼。反倒是那位婦人略一思索,道:“沈姑娘說得對,這麼多人死在面前,我後半生也良心不安。我也留下。”
小天跟緊了娘。阿遊見此,也不再說什麼,只是默默下了馬。其他兄弟也是紛紛落地。
沈沐瑤一笑,她相信一定會有人支援她的。她不敢耽擱,轉身又問那人:“你好,我是大夫,我能幫您看看嗎?興許我能幫您。”
那人可能是沒想到她還沒走,又是猶豫了一陣,才道:“姑娘,這病不好治,別搭上自個。”
沈沐瑤搖搖頭:“我不怕。”
我不怕,因為我是醫,我若不出手,何人肯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