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姜維、鄧艾與王平班師回朝。
朝會上
“陛下,如今我大漢已得大半雍州,我們是否在雍州設立一個雍州刺史一職?”
李嚴如今雖然掌管整個大漢的水利建設,手上有了實權,但是也想要更進一步。
如今蜀漢擁有兩個半州:益州、涼州、半個雍州
這益州牧目前是諸葛亮,涼州刺史是徐邈,此刻李嚴提出置雍州刺史一職,自然是自己想要做這個雍州刺史。
照理說論資歷,李嚴是夠得上這雍州刺史職位的。
但是朝堂上站著的這些人,心中都明白,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這雍州刺史李嚴是當不上的,就看誰來反駁了。
就在諸葛亮微微皺眉準備開口的時候,董允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此時設雍州刺史不妥。雍州雖得大半,但人心尚未完全歸附,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當下應先穩固民心,派遣得力官員前去安撫治理已得郡縣,而非急於任命刺史。若操之過急,恐生變數。”
有了第一個打頭陣的人,後面的人自然就好說話了。
蔣琬站出來,言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應是先確定安定太守之位。安定郡與魏國的廣魏、扶風接壤,其上又鄰匈奴,其地位置至關重要。若此郡治理得宜,於穩定雍州民心大有助益。”
劉禪坐在龍椅之上,右手肘支在扶手上,以手托腮,緩緩道:“諸卿所言有理,那依眾卿之意,何人可擔這安定太守之職?”
朝堂一時安靜下來,眾人皆在思量合適人選。
這時,費禕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伯約剛剛從安定郡回來。相比於其他人而言,他對於安定郡應更加了解,在安定當地也應頗得人心。而且,伯約文武兼備,又在丞相身邊幫助處理了幾年的政,可擔此任。”
姜維沒想到費禕會舉薦自己出任這安定郡太守一職。
他如今負責軍情司大部分的事務,又要時不時地的去丞相府幫助處理政務,每隔幾日還要去軍營巡視一次。若是要去安定郡,他手上的這些差事又要交給誰呢。
姜維趕忙出列推辭:“陛下,費司馬謬讚了,臣恐難當如此大任。”
其實劉禪倒是覺得姜維挺合適的,但是姜維自己拒絕他也不好說什麼。
“相父,您看這安定太守何人能勝任?”
諸葛亮手撫羽扇,沉凝道:“陛下,老臣以為這安定郡太守一職,需尋得一位既能懾服外邦匈奴,又能使魏國忌憚之人。”
然後諸葛亮看向岳飛問道:“幼常,安定郡與天水比鄰,你覺得誰適合這安定郡太守一職?”
岳飛其實在蔣琬說的時候,心中確實也琢磨了一下誰合適。
其實這次與他一同參與安定之戰的三人,他覺得都可當此任。
不過姜維剛剛已經拒絕了,鄧艾來蜀漢的時間又短,想想還是王平最為合適。
岳飛上前拱手道:“陛下、丞相,末將認為王平將軍最為合適。”
站在不遠處的王平,不經意的挺起了胸膛。
“一郡之首至少要文武兼備,王將軍文這方面,似有所欠缺啊。”
李嚴眼看著雍州刺史一事被揭了過去,心中有些火氣,自然要找找其他人的不痛快。
王平聞言,剛剛挺得筆直的腰桿,微微彎曲了些。
姜維站出來替王平說話:“李都護此言差矣。王將軍雖讀書不多,但是多年征戰,深知治理百姓之道,亦懂得如何權衡利弊。”
“之前在安定郡與匈奴一戰後,王將軍就帶著無當飛軍幫助戰後的安定百姓重建家園,很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固末將認為這安定太守一職,王平將軍勝任。”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微點頭:“子均,久經沙場,為人沉穩,且對大漢忠心耿耿,加之他在安定郡已得民心。老臣也相信其可以勝任這安定太守一職。”
丞相都發話了,那這事基本上就板上釘釘了。
王平再次神采奕奕起來。卻聽諸葛亮又說道。
“至於文之一事,可慢慢學。”
“子均,距離上任還有一段時間,這些時日,你便在這都城好好做做學問吧。”
王平:Σ(゜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