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伐清1719> 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 (1 / 2)

實際上國債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人開始朝百姓借錢了,這位就是歷史上的周赦王,當時正值戰國末期,天下從名義上來說還是周天子的天下,都城也還在洛陽,但是對於那個時代,周赦王已經沒有任何地位可言了。

戰國末期時秦國攻趙,後來還派兵直逼洛陽,其用意自然可知,可當時的周赦王已經沒有任何實力抵抗秦國,正在危機時刻,楚王派人覲見周赦王,並且帶了錦囊妙計,那就是以周天子的名義聯合六國一起抵禦秦國。

此計甚妙,可問題是當時的周天子完全沒錢,想出兵打仗都沒辦法,這個時候又有人獻計,那就是以朝廷的名義跟百姓借錢,以高利率引誘貴族們出錢,約定戰後再連本帶利還錢,於是當時的周赦王發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債。

這批國債由於利率頗為誘人,因此受到了貴族們的追捧,很快就接到了一大筆錢,還立下了字據,承諾戰爭結束後連本帶息一起還清。得到了錢的周赦王招兵買馬,拼湊了一支6000人的軍隊,準備與楚國還有其他諸侯一起東征秦國。

只可惜當時苦苦等了三個月,只有楚國和燕國出兵,而其他諸侯都選擇了觀望,因此攻秦之策不攻自破,而周赦王只能帶著軍隊回城,結果剛剛回去不久債主們就找上門來,要求周赦王還錢。

對於周赦王來說,還錢是不可能還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還。可是債主們自然不會吃下這個啞巴虧,便成天在宮門外堵著,宣揚周赦王欠錢不還的事情,於是周赦王只能想辦法跑路,躲躲風頭。

不過周赦王好歹是個大王,不可能就這麼帶著老婆孩子走掉,於是就在後宮建了個高臺,帶著妃子們往裡面一住,就宣佈徹底不見外客了,賴著錢不還,整天歌舞昇平,紙醉金迷,也就有了所謂的債臺高築的說法。

因此,國債這個東西其實並不難以理解,寧渝給大傢伙也只是簡單普及了一下過去的歷史,他們也都明白了皇帝老兒的打算,說白了就是效仿周赦王,以高利率發行國債,找民間有錢人借錢去打仗。

這.....實在是有些喪心病狂了!

在所有人的眼裡,眼下的皇帝著實有些過分了,沒錢你就在家好好歇著,天天泡泡妞上上朝多好,幹嘛非得借錢去打仗呢?這打輸打贏先不說,這錢回頭怎麼還呢?難不成大傢伙真給您造一高臺住著?

經過了這麼一番解釋,朝廷大臣們反而是越發反對發行國債,畢竟在中國人傳統思維裡,這借錢不是好事,寅吃卯糧那都是歷史教訓,作為皇帝應該學文景二帝,少折騰多善待百姓,等過個百八十年的,到時候再出一漢武也就罷了。

當下便有多名大臣據理力爭,反對皇帝發行,更是希望皇帝能夠暫時罷兵休養,說話的雖然都是一些尚書和侍郎之類的,可是更高層的首輔次輔們,也大多都是保持沉默,以表示贊同。

寧渝有些無奈,“諸位愛卿,這周赦王還不上錢,不代表朕就還不上錢,實際上明年的財政收入大傢伙心裡也清楚,咱們的工商稅法實行以來,稅源已經得到大大的擴充,這點錢已經不算什麼了。”

內閣首輔寧忠景無奈道:“可是陛下,這民間借貸常有利滾利之說,若是朝廷接受這利滾利,怕是再多錢也還不起,可若是低利率,也根本不會有人把錢借給朝廷。”

這倒是實在話,民間借貸常有各種名目,儘管明面上借貸最多隻是一本一利,就是規定利息總量上限是本錢的一倍,可是在私底下早就超過了這個限制,什麼九出十三歸,什麼利上滾利實在是數不盡數。

因此地下錢莊的生意好的不得了,若是朝廷開放國債,如果利率較低,對於百姓的誘惑其實很小,再加上百姓們對於皇權天生的畏懼,若朝廷真的不還錢,他們也沒有半點辦法,因此很大可能上無人問津。

寧渝嘿嘿一笑,他當然會預估到這種情況,“朕發行國債,自然不會有什麼利滾利,也不會有太高的利率,朕發行的這八百萬兩國債,三年贖回,年利百分之四,就這麼多。”

“年利百分之四?”

大傢伙聽了寧皇帝的這一番話,好險沒笑出聲來,這實在是在哄鬼呢。按照寧皇帝的計算,八百萬兩白銀的總利息一年也才三十二萬兩白銀,三年下來都沒超過一百萬兩白銀的利。如果真有這個錢放在地下錢莊,怕是利錢能番好幾倍。哪家的傻子願意把本錢放在這麼低的利率上?

只是寧忠景和崔萬採等人眼裡閃過一絲憂慮,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賣出八百萬兩國債,怕是隻能靠攤牌了,可是自古以來,這攤牌之舉都是大大的弊政。

寧渝輕輕咳嗽了一聲,掃視了一眼群臣,卻是緩緩開口:“若是正常情況下,自然是沒什麼人會來買朕的國債.......可是朕釋出這批國債,將會與雲貴川等諸省的土地掛鉤,到時候所收繳的旗田和官田等,都會拿出來發售,而只有購買國債者,方可有資格參與購田。”

意思很簡單,戰爭國債自然是有收益的,到時候想要買地?很簡單,先出示你的國債購買證明,否則沒有資格。透過這種繫結的方式,讓這些想要獲得土地的人,先拿出一部分錢來,以此來表達對朝廷的支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