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在文人心中君臣相得的典範是李世民、魏徵,魏徵善諫,李世民善於納諫,表面看上去一片和氣美滿,也被文人誇了一千多年,成了聖君名臣。
但是,這樣的名頭不適合寧渝,因為在寧渝的計劃當中,他要做的皇帝不是這種會顧忌虛名的皇帝,他有很多事情在這個時代是沒辦法跟士大夫和諧相處的,比如寧渝要改科舉考試內容,不考四書五經了,考科學知識,這是能跟士大夫商量的事嗎?
很明顯,寧渝要做的皇帝是一個類似於秦始皇一般,一言九鼎的皇帝,哪怕他的很多舉動放在這個年代,不會為任何人所理解,可是他該做的依然會去做,現在不做將來也會做,那麼加強君權也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寧渝要的,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要言出法隨,就是要說一不二。
崔萬採聽完寧渝的一番話後,雖然面上沒有什麼波動,可是手指卻捏得有些發白,他輕輕嘆了口氣,黯然地退到了一旁。而李紱的眼神裡卻閃過一絲興奮,他確定自己已經明白了皇帝心裡的想法,這是一個真正的雄主。
做大臣的,面對的皇帝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君臣之間也很講究一個緣分,遇到一個知人善任的皇帝,自然值得可喜,遇到一個暴戾無度的皇帝,也就只能哀嘆了。
“朕以為,當下大政暫且先放下,可是有一點卻是必須要提前說好,這內廷與外廷之間絕不能再有絲毫的瓜葛,內廷將會徹底取消宦官制度,罷盡太監,也不許男子私自自宮,宮廷之中的一應事物均採用女官制。”
見到崔萬採偃旗息鼓了,寧渝反倒是偏轉了話題,他一下子就把話題帶到了內廷與外廷上面來了,讓大臣們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對於寧渝所言,卻感覺到萬分興奮。
對於文人們來說,最恨的是什麼?閹豎絕對是榜上有名,實際上作為皇權的一種延伸,宦官參與政治本質上是會被文臣們抵制的,明末前的東林黨與宦官的鬥爭便是這種鮮明的體現,不過與其說是東林黨不滿宦官,更多的還是不滿隨意插手地方的皇帝。
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對於文人們來說,他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皇帝當成一個神像一樣,供奉在那裡,少了還不行,可是若是這個神像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和動作,那麼文官和士紳們就會聯合起來,把神像伸出來的手給剁了,太監便成為了這種鬥爭的犧牲品。
如今見到寧渝主動要禁絕太監,便使得大夥有些喜出望外了,這個時候誰還管所謂的祖制不祖制,傳統不傳統了,只要對於文官集團有利的,那就是好政策。
儘管幾天前寧渝帶著大夥去東華門外做了次秀,可是很明顯許多人都沒有特別去在意這件事,他們在意的只是寧渝選人用人的一套標準——明君之治不過是百姓們的一種臆想,因為皇帝無論怎麼賢明,最終都是需要靠為官者去實施。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寧渝竟然真的打算把宦官制度給取締了,這樣文官集團們便再也沒有約束了——除非寧渝再一次扶持起寧家的宗族力量和勳貴力量......可是這二者的破壞力可比宦官們強多了,很多人以為寧渝是不敢選的,誰都知道,宗族和勳貴都是要吃肉的,
真的不敢選嗎?寧渝臉上露出幾絲笑意,實際上扶持寧家宗族和軍伍勳貴集團,已經是寧渝制定好的計劃,而且他也不會擔心寧家宗族和勳貴集團的反噬,因為這個時代是一個開拓的時代,海外的大片領土足以滿足他們的胃口......
“因此,朕便要徹底隔絕內廷與外廷,內廷不得干政,外廷也絕不可干涉內廷。”
寧渝這一番話資訊量還是很大的,他的意思大臣們都聽懂了,過去的皇帝屬於那種什麼都可以管,但是什麼也都需要被天下人去節制,好比天子無私事,哪怕是皇帝在後宮玩一些小遊戲,都會被科道言官罵個狗血臨頭,荒淫的大帽子可就扣上了。
既然這樣,那就做一個交易,皇帝取消了宦官制度,內廷不會再幹涉外廷,也就是皇帝不能再隨意到處插手,可是也有一樣東西需要換來,就是皇帝的私人生活,也不能被外廷干涉,這些都屬於皇帝個人的自由。
這一點讓大臣們有些難以接受,無論是崔萬採還是李紱,都感覺有些彆扭,他們的想法雖然已經超越了同時代的許多人,可是依然會以為一點,那就是皇帝不僅僅只是作為皇帝,也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既然都是象徵了,行為舉動自然要符合標準,否則豈不會讓人笑話?
特別是控制皇帝的私事,可是大臣們最大的樂趣了,如今皇帝居然說,以後互不干涉?甚至還有一點關鍵之處,那就是將來的嫡位之爭的問題,這立嫡到底是內廷之事還是外廷之事?若是將來皇帝自己突發奇想怎麼辦。
這些問題很快便成為了懸在大臣們頭上的刀,他們當然希望這內廷不干涉外廷,可是也希望外廷能干涉內廷,只是這樣以來,怕真的是欺負寧渝的的槍不夠準了,要是被拖出去打靶可就慘了.......
寧渝望著為難的朝臣們,臉上卻浮現出一絲得意,商賈之道在於買賣雙方都得有籌碼,可是過去的皇帝卻一直在跟大臣們擲骰子,若是一直擲六也就罷了,可是隻要擲出幾個三來,這天下怕就會徹底落盡大臣的手裡了,那時候的皇帝可就真的被動了。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皇帝一直都是寧家的人,而大臣們可是一茬茬的,他們可以輸一百把,後面的人都能繼續上來玩,可是皇帝只要輸個三四把,那天下也就榮光不再了。
想要在這種遊戲裡取勝,寧渝很果斷地丟掉了骰子,而是撿起了算盤和槍,要麼坐下來好好一起算下這筆賬,要麼就拿著槍互毆。
有槍有算盤,寧渝還能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