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無限亂入> 番外篇 魏五子良將與吳四英將及四庭一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篇 魏五子良將與吳四英將及四庭一柱 (1 / 3)

“五子良將“說法來源於陳壽的《三國志》。

前將軍剛侯張遼,字文遠,本姓聶,原屬丁原、呂布,後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討,智勇雙全,是國家重要宿將,於後世頗負威名。主要戰功有徵天山攻討陳蘭、梅成;北征烏丸斬殺蹋頓單于;鎮守合肥抵禦孫權,並曾以寡潰眾,大敗孫吳大軍。

右將軍威侯樂進,字文謙,曹操軍中宿將。多年來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敢,常為先鋒。主要戰功有參與官渡之戰,以及於烏巢奇襲時斬殺淳于瓊;攻討袁氏、劉備、關羽等;後與張遼、李典合作,助守合肥。樂進在曹操軍中是以驍勇善戰而著名的。

左將軍厲侯于禁,字文則,曹操軍中宿將,原屬鮑信,後投曹操麾下。與樂進相似,多年來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決。性格剛毅嚴謹,肅穆好殺,于軍中有威名。主要戰功有參與呂布、袁術、張繡等討伐戰,官渡之戰攻討袁氏等戰績;可惜後來因漢水暴漲導致救援樊城失敗而被關羽所擒,求降免死;關羽敗後又被孫權勢力所執,兩度作為俘虜。回到曹魏後不久,受到曹丕壁畫諷刺,不堪羞辱而死。

車騎將軍壯侯張郃,字儁乂,原屬韓馥、袁紹勢力,後投曹操麾下。為人識變數,擅於料敵,以巧變著稱;被曹操比喻為韓信,為劉備、諸葛亮等人所憚。主要戰功有參與西北地區的馬超、韓遂征伐、漢中攻防等戰事,以及於街亭之戰中取得大勝利。死後曹魏重臣陳群曾感嘆張郃作為“良將“,是“國之所依“。

後將軍壯侯徐晃,字公明,原屬楊奉,後投曹操麾下。治軍軍紀嚴明,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來參與許多戰事原跟隨楊奉,曾保護漢獻帝東行,有功。後降於曹操,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於延津率兵擊殺文丑,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鬥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讚揚。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

……

張遼指揮的戰役:

袁紹破,別遣遼定魯國諸縣。(勝。當然這一仗沒什麼難度

陳蘭、梅成以氐六縣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討成,遼督張郃、牛蓋等討蘭。成偽降禁,禁還。

成遂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餘里,道險狹,步徑裁通,蘭等壁其上。遼欲進,諸將曰:“兵少道險,難用深入。“遼曰:“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遂進到山下安營,攻之,斬蘭、成首,盡虜其眾。(大勝

公元215年的合肥大戰,張遼威鎮逍遙津。(大勝

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勝

……

樂進指揮的戰役:

荊州未服,遣屯陽翟。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縣山谷蠻夷詣進降。(勝

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施陽長梁大,皆大破之。(大勝

……

于禁指揮的戰役:

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戚,拔之,拜陷陳都尉。(勝

太祖初征袁紹,紹兵盛,禁願為先登。太祖壯之,乃選步騎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劉備以徐州叛,太組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勝

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勝

冀州平。昌豨復叛,遣禁徵之。禁急近攻豨;豨與禁有舊,詣禁降。(勝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大敗

……

張郃指揮的戰役:

又從擊袁譚於渤海,別將軍圍雍奴,大破之。(大勝

太祖徵張魯,先遣郃督諸軍討興和氐王竇茂。(勝

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近軍容渠,為備將張飛所拒,引還南鄭。(敗

文帝即王位,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及踐阼,進封鄚侯。詔郃部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

羌,召郃與真井朝許宮,遣南與夏侯尚擊江陵。郃別督諸軍渡江,取洲上屯塢。(勝

明帝即位,遣南屯荊州,與司馬宣王擊孫權別將劉阿等。追至祁口,交戰,破之。(勝

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大勝

……

徐晃指揮的戰役:

十五年,討太原反者,圍大陵,拔之,斬賊帥商曜。(勝

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徵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勝

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會漢水暴溢,于禁等沒。羽圍仁於樊,又圍將軍呂常於襄陽。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令曰:“須兵馬集至,乃俱前。“賊屯偃城。晃到,詭道作都塹,示欲截其後,賊燒屯走。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賊圍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懼入圍,破之,或自投兩水死。(大勝

明帝即位,拒吳將諸葛瑾於襄陽。(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