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低溫焙燒分解工藝?”徐光先楞了一下才問道。
從來都只有高溫焙燒,哪兒鑽出來個低溫焙燒?
其他的同學們也紛紛朝鐘白投來疑惑的眼光,那意思是說,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自己憑空杜撰一個概念出來?
但鍾白接下來就開始解釋這一切:“顧名思義,它和高溫濃硫酸焙燒法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反應時候的溫度。”
“我們都知道濃硫酸分解稀土精礦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焙燒溫度高,可強化分解、提高分解率。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到一定值時即200攝氏度~300攝氏度,磷酸脫水變成焦磷酸,生成難溶的焦磷酸釹,存在於渣中。”
“既要保證精礦分解完全,又要避免上述現象,就需要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廢渣的產生。”
“透過我的一個歐洲朋友帶回來的最新實驗結果顯示,可以根據礦的品位不同,礦酸比設定在1:1.2~1:1.7之間,具體以精礦本身化驗的結果為準,焙燒溫度區間下降為150攝氏度~300攝氏度之間,可以保證水浸液中的稀土浸出率平均達到95%以上,和現有的高溫濃硫酸焙燒法效率相當,但排出的廢渣放射性則大大降低,甚至低於7.4*10^4Bq/KG,完全符合排放歐共體的標準!”
“什麼?!能達到這種效果?!”聽完鍾白的介紹,徐光先“噔噔”的往後退了兩步,驚得差點沒站穩!
“是的,至少實驗室反饋的效果是這樣。”鍾白肯定的說道。
鍾白這下可就捅了真·馬蜂窩了!
想想看,現場除了徐光先院士這種科學知識特別紮實的大牛,就是辦廠有很長一段時間已經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的周長青廠長,要不就是剩下這十九名從各地挑選出來的優秀稀土人才苗子,哪一個會聽不懂他剛才的話?
若真是能達到鍾白所說的那種效果,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減少企業成本的問題了,而是……
巨大的利潤!
從汙染環境必須要繳納高額處理費用的廢料,搖身一變為符合歐共體排放標準的廢料,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這不可能吧?現在已經有這麼先進的技術了?”
“沒聽他剛才說嗎?是歐洲那邊的。”
“歐洲人在稀土方面的確領先我們太多了呀!”
一陣陣感嘆聲從人群中傳來,而剛剛還咄咄逼人的顏玉田面龐已經脹得發紅,半天才憋出來一句:
“鍾白,你這牛皮吹得也忒大了!我不信!我要打電話回單位去問!”
說完,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顏玉田已經轉身匆匆離開了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