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大國製造> 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 (2 / 2)

不過,當鍾白看到這次培訓課程授課人的名字之時,他停下了腳步!

竟然是……徐光先!

這個名字,讓鍾白震驚了!

別人不清楚,鍾白難道還不清楚這位徐教授到底是何許人也麼?

徐光先可不僅僅是國內稀土冶金業資深學者、京城大學教授、博士這幾個頭銜這麼簡單!

在前世,徐教授還有另外一個頭銜,那就是……

“華國稀土之父”!

1920年,徐光先生於江浙上虞縣一戶家境優越的律師家庭,他從小善於邏輯推理,偏愛理化,抗戰時期,他進入交大就讀,打造了他紮實的學術根基,隨後又和夫人一起去了MD哥倫比亞大學量子化學專業深造,留M幾年後,徐光先攜夫人回到了祖國。

時間來到70年代,時年50多歲的徐光先,自20多年前藉由歸國探母的名義回國後,第三次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此前,他已經以京城大學教授的身份,在物質結構、核物理化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從70年代開始,徐教授開始將心血投入到稀土行業的研究中,當時的華國,在稀土行業裡還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根本無法和那些西方強國的稀土技術相提並論。

尤其是在提煉技術方面,華國基本處於完全一片空白的情況,所以當時我國只能依靠大量低價出口稀土精礦,再以幾十上百倍的價格回購稀土產品。

徐光先教授把目標瞄準了稀土中鐠和釹兩種元素的分離上。

那時候,強如業界標杆,法國的羅地亞廠,對這兩種元素的分離也是採用離子分離法,產出量小,成本高。

而徐光先則另闢蹊徑,使用了“串級萃取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思路確定之後,經過兩年的艱苦攻關,最終團隊在實驗室成功實現了鐠和釹分離。從量化指標來看,當時業界基準的分離係數是1.4,徐光先達到了4,同時在純度上達到了創世界紀錄的99.99%。

從1978年開始,徐光先開辦了“串級萃取”講習班,加速國內稀土分離技術的落地,但由於稀土行業重資產的行業屬性使得生產端人士的決策成本極高,導致徐光先的第一口螃蟹始終無人品嚐。

一直要到80年代之後,當時的滬江躍龍廠才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從那之後,行業便迅速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儘管這份通知上沒有對具體培訓內容做太詳細的說明,但鍾白不難想到,毫無疑問的是,“串級萃取法”應該就是這次培訓的主題,這也是徐光先一直以來努力做的事情!

這可是華國稀土歷史上極為濃重的一筆,若是沒有徐光先教授的努力,恐怕上一世的華國稀土業還要繼續沉淪幾十年,被那些發達國家繼續割韭菜,從咱們國家不斷廉價攫取稀土資源!

當現在,自己竟然有這個機會和徐光先面對面!

自打重生後,鍾白還從未如此激動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