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之前從未聽到過的,而且在他記憶中也沒有的情況——當然,因為記憶裡也沒有白峰貿易公司,更不要提這家新機械廠了!
而原本兩家各500萬,總計註冊資金1000萬的新機械廠,在向盼的這番話下就變成了三家各500萬,總計註冊資金1500萬?
新機械廠多500萬註冊資金聽上去是好事兒,但鍾白卻並不這麼想!
企業,誰出資,誰就是它的擁有者和管理者,這一點毫無問題。
之前是中外合資,民間資本,所以新機械廠也是一家合資企業,這也沒有問題。
但現在偏偏來了工業部注資的500萬,那……事情就不小了!
這可不是小事兒,因為它牽涉到企業性質的問題。
學過初中ZZ課的人都知道,我們華國是SHZY國家,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體制,當然,這是21世紀的課本上才這麼說。
在1982年,這一塊還尚未明確,至少從經濟體制來說,我們華國依然實行的是計劃經濟。
但在這種情況下,部裡竟然敢開前所未有的先河,對於這樣一個完全屬於新生事物的新機械廠突然採取注資500萬的操作?!
鍾白用屁股想都知道,部裡注資這500萬的原因何在!
因為新機械廠生產的是一項包含最新技術的新產品,這玩意兒全球領先,國家怎麼可能讓它被民營企業家所掌握呢?
當然要有官方的控制管理權在裡面!
而有了外資的參與,就不能只憑一句話了,光發檔案指導是不全面、也不容易落實的。
所以部裡注資,而且比重最大,讓它變成一家國企,這就好指導了嘛!
不要懷疑為什麼都是500萬,偏偏就是工業部說了算,因為只需要多1塊錢,工業部就成了最大股東,而從向盼副部長剛才的口氣聽來,很明顯工業部不是大發善心覺得你合資機械廠資金不夠才主動提供這筆錢的吧!
這是1982年,像單體液壓支柱這種全球領先的新技術,其他部委不清楚,工業部還不清楚嗎?那肯定要掌握在國家手裡,怎麼能讓私人決定怎麼生產、產多少,賣去哪裡呢?
臥槽,這畫風一下就變了啊!
按理說,注資成立一家新企業,至少各個注資方應該事前共同協商好,把基本的大範圍定下來之後,才會往後面的步驟走。
而這一回不要說身為白峰貿易公司總經理的餘東峰、以及皮塔公司的總經理羅德里格斯兩方事前沒有收到半點通知,就連一直全程積極參與的天河省工業廳也沒有訊息!
這時候鍾白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前方的呂旭東……
果然,他的眉頭也瞬間擰成了一股繩,顯然在焦慮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