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香在一旁實在看不過眼,索性將頭瞥向了一邊。
“趁豆乾還沒炒好之前,咱們先說說怎麼賣!”杜塵瀾昨兒晚上有了新的打算,原先還想走薄利多銷的路子,但昨兒的事兒刺激了他,他覺得走街串巷賣不了幾個錢。
可別小看了古人的智慧,雖說豆乾有些技術含量,但過不了幾個月,準會被人模仿出來,且這還是在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
他決定在此期間,利用這是個新鮮吃食,多賺些銀子。
“這事兒還是你們讀書人來想法子,你們腦瓜子靈活。”吳父一擺手,準備聽杜塵瀾他們的意見。反正他是個大老粗,更不懂得做生意。
“吳師兄!不若先聽聽師弟的想法,若是不成,大家再補充,不知諸位意下如何?”杜塵瀾向吳秋香一拱手,這事兒是他們相互合作,也不能只聽他的主意。
“這豆乾本就是師弟想出來的,想必早已經對如何買賣有了打算。師弟但說無妨,咱們先聽聽你的想法。”
“那師弟就厚顏獻醜了!”杜塵瀾看了看這些豆乾,心中計算這豆乾的總數。
“這裡的豆乾待會兒要過稱,日後每日做完豆乾,都要過稱,在賬本上記賬!這是之前就說好了的。”杜塵瀾看了看吳家在場三人的臉色,直截了當地說道。
這些話都得說在前頭,既然要記賬本,那就不能記糊塗賬。否則時日一長,雙方都會有猜忌。
“理應如此!”吳秋香深深點了點頭,記賬本一事,之前杜塵瀾說交給他。他自然也不願意記糊塗賬,免得日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一斤黃豆出豆乾一斤不到,約莫八九兩的模樣,不知是否如此?”杜塵瀾昨兒就仔細觀察過了,這裡的豆乾他大略估算一下,覺得應該差不多。
吳父點了點頭,在掂量斤數這方面,他是行家,“差不離兒!”
“這些日後都要做在賬目上!每日用多少斤黃豆,做出多少斤豆乾,賣了多少銀錢,全都要有詳細的賬目!”吳秋香已經提前進入到賬房的角色中,將需要記賬的條例理清。
杜塵瀾點了點頭,“師兄決定就好!”
“之前我想請伯父挑著擔子沿街販賣,但我昨兒仔細想了想,覺得不可行。這日子長了,豆乾也會被模仿出來。咱們不如趁著現在還算個新鮮吃食,多賺點兒銀子。等日後都學會了,咱們也只能賺個辛苦錢了。”
吳秋香聞言不由點了點頭,做豆乾時他也在邊上,這步驟不難,就是繁瑣了些。時日一長,旁人一琢磨,總能做得出來。
“不知師弟打算定價幾何?”
“三百文一斤,不算貴,伯父和師兄以為如何?”杜塵瀾覺得三百文一斤,是刨除成本和人工,最合適的價錢。
若一開始就賣超過三百文,旁人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自然望而生畏,三百文應該還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什麼?不成,這也太貴了。一斤豆乾本就沒多少,炒上一盤子差不多要一斤吧?買豆乾的人也不可能都是大戶人家,咱們光做大戶人家的話,整個府城能有多少家?還是得賣給尋常百姓的。這麼貴,尋常人他們不可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