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神話》意料之外的火未能持續太久,因為央視的另一部新劇引發了新的收視潮。
《闖關東》,由李又斌、薩日那、小宋佳和朱亞紋領銜主演的近代歷史劇,講述了從清朝末年到九一八爆發前,山東人朱開山一家受生活所迫,背井離鄉來到白山黑水闖蕩的故事。
“李兄,你這部劇拍得真好。”
“你看了?”
“嗯,只要收工早,回去都會追。”
呂布穿越之初,猛看電影電視劇,猛聽歌曲,是在惡補,後來漸漸發展成一種興趣愛好,而且不挑,好片爛片都能看,好歌爛歌都能聽,但爛的也就那一遍,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的,是他會去重複欣賞的。
以小見大是影視劇拍攝常用的敘事手法,《闖關東》利用一家人迥異的性格特點,勾勒出整體國人所具有的形象,沒有神話化,也沒有貶低化,優缺點兼具,在那個亂世之中,求生存的遷徙過程,便是精神覺醒的過程,而與人從矛盾的產生到矛盾的解決,其實也暗含著華夏曆來的發展規律,那就是,分分合合,吵吵鬧鬧,最終歸於一家,形成堅不可摧的民族。
在他看來,這部電視劇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其中的內涵,那就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與自己鬥,其樂無窮”。
“是我運氣好,碰到了好劇本。”李又斌自從演了《亮劍》,找上門的戲約越來越多,在這幾十上百的劇本中,也不知道哪一個會火,最後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挑自己喜歡的題材、喜歡的故事,然後聽天由命。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懂得如何讓運氣站在自己這邊,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呂布始終認為,要在娛樂圈混得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哈哈。”這話沒毛病,李又斌笑了笑,道:“說真的,還是跟你一起拍戲有意思,不僅能學到東西,又輕鬆愉快。”
附近的人聽到他這麼講,嘴角不自覺地抽了抽。
能學到東西不假,可哪裡輕鬆,哪裡愉快了?
盔甲加身,兵器在手,跑來跑去,累個半死。
不過累歸累,大家從沒有抱怨半句,原因非常簡單,呂布的劇組的待遇是全娛樂圈中最好的,沒有之一,不說心甘情願吃這份苦,起碼付出和收穫對等的。
而有的劇組,片酬壓到最低,飯菜一滴油沒有,各種無理要求,摳得要死。
“今天有你的打戲了吧?”李又斌問道。
“嗯,有了。”呂布回道。
開機幾個月了,他還只是拍了文戲。
這是很早就安排好的,先拍什麼戲份,先拍哪些演員,都有個先後順序。
進度已過三分之二,剩下的都是與他相關的戲份了,且多是打戲和戰爭戲。
“三英戰【呂布】,我期待好久了!”李又斌搓了搓手,興奮全寫在臉上。
“哈哈,我也一直在期待這場戲。”呂布嘴上雖這麼說,心裡卻是在可惜,如果對手實力強一點就好了,哪怕是在拍戲,也能夠打得稍微爽一些。
半小時後,片場擠滿了人。
文戲武戲兩個組前陣子已經合併了,進行最後三分之一的拍攝。
而得知今天要拍三英戰【呂布】,甚至部分不開工的都跑來了。
場地中,於和煒、陸樹名、康愷三人在認真與袁合平和張縉學習套招。
這場戲要不要拍,呂布其實猶豫了很長時間,畢竟子虛烏有的事情。
但這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武將決鬥場面,不僅展現了劉關張三兄弟的高強武藝,同時也確定了【呂布】在中第一猛將的地位。
最後開會討論,結合多方意見,最終決定拍。
“二哥來了!”
“這太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