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汪梅林寒假開學,馬飛揚正常上班。這時候和前兩天有著明顯的不同,年味早已過去,一切恢復正常狀態。
九點半,鄉里開會,九點十五分的時候,會場裡已經座無虛席,這是李小平到來以後著重強調的,並制定了相應的會議制度,違反了不但當場通報還要當場罰錢,他的現任市政府秘書長的爸爸告訴他,新來的市委書記極為關注機關作風,認為機關作風無小事,而且機關工作作風整頓已經在市級機關展開,要求縣區要同步推進,這時候必須要跟上形勢狠抓機關工作作風,所以李小平在喬集開展的機關工作作風整頓明顯比其他鄉鎮快了一步,這也讓縣裡主要領導大加讚賞。
今天的會議,是關於街道市容環境衛生整治的會議,會上李小平要求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和精品街道建設工作統一協調起來,以市容環境衛生整治來推進精品街道建設,以精品街道建設來提升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水平。同時要求,鄉里要迅速成立市容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為了體現精簡統籌原則,李小平要求精品街道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加掛市容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牌子,人員也是精建辦的人員,另外這是當前的主要工作,所以每個部門都要參與進來,包保路段。
如果說機關工作作風整頓是李小平的第一把火,那麼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就是李小平的第二把火。這其實是他的爸爸李嵩山的建議,李小平當了喬集的鄉長,也想著該怎樣開展工作,但是一時也拿不定注意,到底從哪方面展開。
對此,李嵩山道:“第一步就是要開展機關工作作風整頓,這不僅是響應當前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也是落實市和縣區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更重要的是要透過整頓工作作風樹立自己的權威,你這麼年輕就幹了鄉長,誰能服氣?心裡不服氣,行動上就會怠慢,所以你要拿起作風整頓的大棒,好好的敲打,這樣既樹立了權威又整頓了作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第二步就是要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你剛到一個地方,什麼都不熟悉,能幹什麼?幹什麼都不穩妥,只有整治市容環境衛生,既不會出事,還能出成績,最重要的是效果來的快來的明顯,兩個星期或一個月就有成效,這樣一來,全鄉的幹群都看在了眼裡,輿論上就會不自覺的傾向你肯定你。”
有了領導爸爸的傳經送寶,李小平要做的就是對照執行。
鄉里的幹部對於李小平的態度較為複雜,一方面認為他太年輕幹鄉長靠的就是家庭背景,另一方面又想和李小平搞好關係,因為大家一致認為李小平前途無量,搞好了對自己的將來肯定很有好處,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大家已經被孫猛壓抑的太久,也希望李小平能制衡他一下。甚至還有人想看李小平和孫猛的較量。
孫猛現在對李小平採取哄和捧的策略,只要是李小平要乾的事他都支援,並且說“李鄉長你放心大膽的幹,我全力支援,有什麼困難我來給你保駕護航”。
按照整治要求,人人有擔子,人人有責任。整治首先從兩條老街的基礎設施改造下手,路面要重新鋪設,下水管道要徹底疏通,街道傢俱要一律更換;其次沿街店面要做到整潔有序,環衛設施及人員的配置要更加的科學合理。
李小平幹事雷厲風行,要求每個部門迅速沉到一線包保路段排查問題,將路段上的整治重點和難點排查出來,列成清單掛牌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維穩辦老徐迅速開會針對當前工作分配任務,徐愛國道:“當前的首要工作就是街道市容整治工作,但是維穩工作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維穩是我們看家守事的東西,維穩工作出了事最後打板子還是得砸到我們身上,所以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現在我把人員分配一下……”
分配完,徐愛國又道:“整治工作是李鄉長親自抓的工作,也是主推的工作,重要性我就不說了,現在連孫書記都全力支援,我們參與整治的老兄老弟都要注意,只能添彩不要添亂。”
馬飛揚一聽徐愛國分配人員,心裡就是一陣緊張,他可不想去搞市容環境衛生整治,這項工作用不著幹,仔細一想就知道不好乾,讓沿街店面整潔有序談何容易?就一個店外不許擺放物品,就很難實現。誰知怕鬼有鬼,擔心什麼來什麼,果然又安排去參加整治。
馬飛揚把街道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標準拿過來先學習一遍,這個標準是根據北陽市城管局編訂的,因為鄉鎮畢竟不同於中心城市,李小平要求整治辦參照北陽市城管局的標準,制定喬集的整治標準。排查問題就是要嚴格對照標準,逐一排查不留死角。
很快各個包保組排查的問題匯聚上來,整治辦整合資料,製作督戰牌。然後迅速進入整治第二階段:宣傳發動。包保組就是負責宣傳發動的,也就是入門入戶告知、動員自行整改。
馬飛揚來到一個百貨超市,把老闆喊了過來,老闆胖乎乎的笑眯眯的,馬飛揚問道:“老闆貴姓?”
“姓吳。”
“現在我們鄉里搞市容環境衛生大整治,你知不知道啊?”
“哦,知道知道。”
“這次整治是嚴肅認真的,力度大,標準高,希望吳老闆要能夠理解配合,多多支援工作。”
“看你說的,我哪次不支援工作。但是我先說好,要整大家都整,不能光搞我一家。”
馬飛揚笑道:“這還用你說嗎,來來,老闆,先看一下你們店面存在的問題。”馬飛揚拿著排查表逐一的向老闆指出,有門頭招牌破損、有店外擺放物品、有違規設定燈箱、有門窗亂貼亂畫。
吳老闆一邊聽一邊撓頭,面色發苦皺紋一把,嘴裡只說道:“乖乖,這樣搞法子,生意也別做了。”他開始和馬飛揚討價還價說:“我把門頭招牌換了怎麼樣,這個招牌確實破了,我看著都不舒服,這些貼字我也揭掉,其他的,嘿嘿,你看是不是就算了,沒有燈箱我怎麼做生意啊,還有做生意的哪有門口不擺東西的。”
馬飛揚笑道:“就這些問題,你要一個一個全部整改到位,你跟我說毫無作用,因為我是來整治的,我可沒有權力同意你說的這些事,哈哈,好了,你慢慢整改吧,我還得去下一家。”
到了下一家幾乎是同樣的話,再重複一遍,不同的只是每位老闆的態度。過了幾家,馬飛揚遇到同樣來做工作的呂歡迎,兩人隨即在路旁攀談起來。
呂歡迎道:“我看你一家一家說的還挺細緻的嘛。”馬飛揚道:“哎,工作要做細做實嘛。”呂歡迎笑道:“沒有必要,費那事幹嘛,到時候集中整治,一下子全部搞定,現在就是跟他們說說,讓他們做好準備就行了,你說的再多,也沒有用,他們自己是不可能自行整改的,集中整治時只要前面幾家搞順了,後面就一順百順了,根本不用說。”
馬飛揚道:“多說兩句也能提高認識,到時候也能減少一些阻力。”呂歡迎道:“有什麼阻力?到時候派出所聯防隊一上,再加上鄉里居委會的,幾十人一到,什麼阻力不阻力的。”馬飛揚聽的哈哈一笑,點頭稱是。
接著兩天,各包保組仍然是繼續做工作督促自行整改,但是效果不大,各家各戶都是相互觀望。馬飛揚和呂歡迎閒聊,呂歡迎道:“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雖然我們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但是還是沒用。”
“聽說這裡有兩家大戶,大家都是在看他們兩家。”馬飛揚道。
“我知道,就是老薛家,他家門店大,關係也硬,聽說是孫書記親戚。老薛那人平時橫呼呼的,死討人嫌。”
馬飛揚聽說老薛是孫書記的親戚,心裡便想著李小平該如何應對,如果要是換了自己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