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推恩令,讓牧之的地位在大商變得舉足輕重。
任誰都無法忽視這樣一個國士的建議。
看陛下的意思,國師又要獻策了?
大臣們對此十分期待。
而牧之沒有辜負這種期待:“貧道獻策推恩令,本就是針對西伯侯。西伯侯此人善於偽裝,攀附聖人,結交諸侯,起兵造反本就是早晚的事。貧道不想生靈塗炭,故此獻上推恩令,想讓西周不戰自潰,沒想到姬昌就此反叛,此乃貧道之過也。”
大臣們還沒領悟牧之的意思,但紂王立刻配合道:“國師無需攬責,姬昌狼子野心,與國師無關。”
“多謝陛下理解,既然是貧道引出來的事情,貧道自然要為大商善後。陛下,貧道斗膽建議,給其他諸侯一個機會。若有能剿滅西周者,便可不受推恩令的制約。”
“孤準了。”
朝臣們還沒反應過來,牧之和紂王一唱一和就把這場戲唱完了。
等朝臣們反應過來之後,這場大戲已經落幕。
而朝臣們看向牧之的眼神十分複雜。
這個國師,自稱修道之人,但是所獻計謀也太凌厲了,每一計都直指人性的弱點,用的還全都是陽謀,讓人無從躲避,只能面對。
驅虎吞狼能做到這種境界,高人。
朝臣們深深敬畏。
“國師此計甚妙。”
“臣附議。”
“陛下聖明。”
大家都沒什麼意見。
於是,國家機器開始運作,八百諸侯接到了朝廷的最新指示。
然後,內亂的依舊內亂,撕逼的依舊撕逼。
而那些統治穩固、勢力強大的諸侯,紛紛起兵勤王,剿滅叛軍。
為了不受推恩令的制約,諸侯們豁出去了。
在世人的認知中,對付西伯侯總比造反強。
西周,天下皆敵。
大好局面頓時一落千丈。
……
崑崙山,玉虛宮。
元始天尊本在默默打坐,但突然之間,睜開了雙眼,神光劃破迷霧,這一瞬間,人間發生的事情便全部納入元始天尊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