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凡將胸口的照明等調到最遠,眼前還是一片漆黑。沈一凡此時心裡也是沒有底,他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也就不能判斷他是往後走還是往前走,無法判斷前後又如何判斷方向呢?
沈一凡看了下手腕上救生帶的指南針,發現指南針不停的旋轉,完全無法判斷方向。他意識到他和彩雲已經迷路了。
在這裡我要說明一下,當時除了沈一凡知道彩雲、炸雷、颱風其實是鬼谷七子鳳凰陸夢、雷電、風雲喬裝的之外,沒有人知道此事。所以我們在這裡還是使用他們喬裝名字。
沈一凡將他們的處境和彩雲說了一下,彩雲倒也是鎮靜嫵媚一笑道:“那我們就隨便找一處走了在說。”
沈一凡拍了下身上的灰塵說道:“也只好如此了。”不過他心裡還是有些顧忌的,因為他知道在玄武迷葬中有一個規模宏大的迷宮,如果他們正處在迷宮中的話,亂走一氣很有可能會遇到危險。還有就是其他人現在的安危如何還不知道。
兩人沿著大青石牆朝這一個方向走著,大致走了半個小時,終於看到了一個面前出現了一堵同樣的巨大青石牆,他們能在石牆一面明顯看到一個九十度的轉角。而在九十度轉角的牆上有一副巨大的浮雕。
彩雲有些好奇想走近看一下,就在她想邁步的時候被沈一凡拉住了,沈一凡一指牆角說道:“有危險。”
彩雲隨著看過去發現牆角里也窩這具屍體,屍體上插滿的羽箭,看著倒吸一口冷氣暗自慶幸沈一凡發現的及時。
他們眼前的屍體也已經乾癟身上的衣服也是和之前發現的民國時期軍官的一樣,最為特別的是屍體上插著的羽箭,這種羽箭完全不同他們所看到的材質,不是木質也不是金屬,黑色則沒有光澤,看不出什麼材質。
彩雲則更加關心在這個直角轉彎的地方究竟存在什麼樣的危險,看屍體應該是暗箭機關,但是如何擊發得呢?
沈一凡看了下眼前的直角通道,地上也是巨大青石板鋪設,牆面除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之外也是巨大青石,也就是說這裡機關擊發裝置不可能在牆面或者地上。
有經驗的盜墓者一眼就能看出常規機關的擊發裝置,而眼前這種巨大石板和青石材料建造的反而沒有擊發得裝置。東陵大盜孫殿英盜發慈禧墓的時候,曾經就遇到過羽箭類的防盜機關,而擊發機關的裝置就是地上的過道磚。據說慈禧墓中的過道磚只有豆腐大小,其中有幾塊就相連著機關暗釦。人一旦踩上去就立即觸發機關,是重量失衡的方式。
沈一凡的目光匯聚到了直角通道牆面上那幅浮雕上,浮雕的內容是一幅記事浮雕。內容大致就是古人治水。
華夏國最為有名的治水就是大禹治水,這幅浮雕讓沈一凡聯想到大禹治水,傳說玄武迷葬最早為殷商時期的墓葬,在這裡出現大禹治水也可以理解。
沈一凡細細打量了浮雕之後,發現浮雕中古人治水和他們認知的大禹治水有很大出入。
浮雕中除了群山峻嶺之外就是一群古人站在山崗之上眺望遠方,這和大禹治水有關的一幅畫卷內容相似,但是唯一不同是,在浮雕中間位置上有一頭如同野豬的動物,而這個動物的雕刻描述非常傳神,相比那些古人反而有些淡化了。隨著燈光往下移動發現山崗下面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而在水中還有巨龜,帶翅膀的龍,而在水中還漂浮著無數屍體和骷髏。
沈一凡又將目光落在了浮雕上野豬的身上,端詳了很久說道:“原來如此!”
彩雲問道:“你發現什麼了?”
沈一凡指著那野豬的眼睛說道:“這動物眼睛的材質和青石不同,這個可能是遮光原理來擊發機關。”
這個原理放到現代非常好了解,就是我們電視裡常看到的紅外線報警器。而這種原理放到古代的話那就不理解了。
沈一凡說道:“在地球上有一種非常罕有的礦石叫做熒礦。這種礦石內部有一種微弱的光束,我們人類是察覺不到的。而這種礦石在地球上含量大概只有幾十克。”
彩雲說道:“既然是微弱光束,那這光束的照射範圍一定有限。”
沈一凡說道:“我所知道的類似這種礦石的一種叫做磷灰石,地球上的含量也非常少,經過研究這種礦石中也罕有自發光源,大概照射範圍在幾厘米。我猜測我們眼前的礦石可能照射範圍正好涵蓋通道的寬度的範圍,或者更短。”
彩雲明白的點點頭說:“所以這塊浮雕正好在直角必經之路上,加上人的心理在黑暗中行走都會摸著牆走,那就更加容易碰到這種光速。”
沈一凡點點頭說道:“但是這也並非不可解。我們只要趴著爬過這幅浮雕就可以了。”
彩雲有些不相信就這樣簡單,問道:“你確定?”
沈一凡點點頭,已經用匍匐的姿勢爬過去了,彩雲也是一臉的無奈跟在沈一凡後面慢慢的爬過去。不出所料,兩人爬了十幾米之後沒有遇到什麼危險,沈一凡順便從屍體身上還拔下一支羽箭。
等到兩人安全起身之後才,又朝著身邊看了一下,沈一凡此時發覺自從他們從上掉下來之後,一路走來周圍的亮光一直很暗淡,按照道理來說他胸口的戰術照明和彩雲的狼眼手電的照明亮度不應該是這樣暗淡的。
沈一凡認為這裡可能用了和他之前在苦山懸魂梯中一樣的吸收光源的塗料。